第1213章 也挺好(1 / 2)

不讓江山 知白 2019 字 3個月前






寧軍對於作戰的準備都已經完成,接下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著澹台壓境那邊的消息。</P>

這是澹台第一次獨自麵對如此重要的場麵,而他能否成功,事關天下。</P>

能不能把那三四十萬楚軍的作用發揮出來,就看澹台壓境能不能鎮得住那些楚軍將領了。</P>

可是李叱之所以派澹台壓境去,就說明他對澹台足夠信任,不管是能力還是魄力。</P>

隻要大興城那邊給出信號,這一戰是開始,也是結束。</P>

因為這一戰的結果,將徹底影響天下歸屬。</P>

李叱和唐匹敵在大營裡巡查戰前準備的時候,有親兵從遠處過來,說是有個人給寧王送來一封信。</P>

李叱問送信的人在哪兒,親兵說把書信放下後就急匆匆的走了,似乎是有些害怕。</P>

親兵把信雙手遞給李叱,李叱覺得好奇,是誰在這個時候給自己送信過來。</P>

打開之後才知道,竟然是關亭候。</P>

【我這前半生二十年間,與寧王多有交集,隻是寧王不知我在,亦不知我對寧王敬仰。】</P>

【冀州時候,我便知寧王非凡人,雖較寧王年長幾歲,可卻始終覺得,寧王行為可為我導師。】</P>

這開頭的兩句,讓李叱稍稍有些驚訝。</P>

雖然他推測關亭候在冀州的時候就認識自己,可是在信中看到這幾句話,他還是信中有所觸動。</P>

【時日冀州局勢動蕩,各方強盛,寧王以草微之身,撥弄風雲,令各方皆損失慘重,為寧王壯大,我曾親眼所見,心中敬佩。】</P>

【寧王赴燕山營,力勸虞朝宗馳援邊陲之際,我尚在冀州,知寧王此舉後,便將寧王視為我可求學之人。】</P>

【寧王假扮曹公子至大興城,我恰好也在大興城,彆人不知寧王身份,我卻一眼看破,如此氣度膽識,再次令我折服。】</P>

唐匹敵站在李叱身邊側頭看著,笑了笑,看到這,通篇都是馬屁。</P>

這封信的大概意思就是,其實李叱走過的路,恰好也是關亭候走過的路,隻是每一步,關亭候都是看著李叱在走,而他在旁觀。</P>

看的越多,對李叱的欽佩就越重,以至於將李叱視為自己的偶像。</P>

所以在後來,他原本可以和李叱正麵交鋒,卻因為這敬畏而不敢直麵。</P>

信中還說,芒碭山一戰,關亭候背後的人,強力督促他與韓飛豹同時出擊,但他拒絕了。</P>

之後覺得自己若再違抗那些人的指示,有可能會被除掉,索性就先發製人。</P>

他決定在揚州把那些人除掉,然後率軍返回越州,不與寧王為敵。</P>

他還說,韓飛豹此人性格陰冷,但心思縝密,他在冀州時候,韓飛豹其實也在冀州。</P>

隻是在冀州四年,韓飛豹十幾歲就返回雍州,接受幕後主使的安排,在雍州開始籌謀布局。</P>

關亭候說,韓飛豹其實對於寧王也有些害怕,所以才會那麼迫切的想要擊敗寧王。</P>

當一個人帶給另一個人巨大的壓迫和恐懼,那麼唯一能解決的辦法就是殺掉對方。</P>

關亭候的意思是,寧王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你便是韓飛豹心中認為不可超越的存在,所以韓飛豹才會一心殺你。</P>

相對來說,他可以先把爭天下都放一放,也要擊敗你和你的寧軍。</P>

關亭候在信的最後一部分說,韓飛豹在梁州有接應,已布置在大興城以南。</P>

若要擊敗韓飛豹,先要斬斷這支伏兵,所以他願意幫寧王一個忙。</P>

他南下的時候,分派了一支十萬人的隊伍,繞過京州進梁州,可讓梁州軍有後顧之憂。</P>

雖然不至於讓梁州軍退兵,可足以使梁州軍分兵以應對。</P>

關亭候說,他這樣做的目的,隻是想讓寧王在將來放他一馬,不要斬儘殺絕,隻要寧王一聲令下,他可退出中原。</P>

“看不懂。”</P>

唐匹敵看完這封信之後對李叱說道:“此人明明比韓飛豹更有謀略更有能力,但卻早早退出,甚至願意退出中原......”</P>

他看向李叱:“是真的害怕和你打,還是疑兵之計?”</P>

李叱搖頭:“我也看不懂這個人。”</P>

唐匹敵道:“大概他背後那些人也看不懂他.....若是揚州那邊有咱們的人把消息送回來,這關亭候所言不假,那以後對這個人倒是可以有些善意回報。”</P>

李叱笑了笑:“他若真的退出中原,自然也就沒有追著人家不放的道理。”</P>

唐匹敵道:“看看大興城南邊的梁州軍,是不是真的會分兵,若關亭候幫咱們一個大忙,以後禮尚往來倒也不是什麼問題。”</P>

與此同時,大興城。</P>

大殿上,皇帝楊競坐在龍椅上看著麵前那冷傲的年輕人,想著這般人物,皆為李叱的手下,天下大勢已歸李叱,也就說得通了。</P>

皇族出身的夏侯琢,甘願為李叱前驅,西北名將澹台器的獨子,也在李叱馬前效力。</P>

天下英才,儘在李叱之手,這天下還有什麼懸念可言。</P>

“陛下旨意。”</P>

小太監袁英大聲說道:“自即日起,都城中各營兵馬,皆歸屬澹台將軍調遣。”</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