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科學種地(1 / 2)






宋應星離開乾清宮後,崇禎召集內閣成員開會。

會議主要內容是宋應星的任命問題。

除非有極特殊情況,否則他不會直接繞過內閣任命官員。

這麼做不但遵守了朝堂規則,還能幫助宋應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為什麼這麼說?

試想一下。

假如大明朝是一個規模十分龐大的集團公司。

崇禎是公司董事長,六部衙門是六個分公司,六部尚書是各分公司一把手。

崇禎直接任命宋應星為分公司部門經理是什麼行為?

在其他人眼裡這是空降行為。

現實生活中。

分公司員工對待總公司空降來的部門經理會持懷疑態度,懷疑他的能力到底行不行。

更有甚者。

被空降部門有望晉升的人會仇視空降領導,認為空降的領導頂替了他的位置。

為了報複,他會在接下來的工作過程中使壞。

這便是空降會遇到的阻力和麻煩。

但是換個方法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當分公司一把手介紹新部門經理時說:這是我從總公司挖來的人。

其他員工會怎麼想?

員工會覺得分公司一把手牛叉,能從總部挖人。

同時還會覺得被挖的人肯定有本事,否則一把手不會挖他!

二者事件相似,結果卻天差地彆。

現代公司情況已然這麼複雜,古代朝堂的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崇禎穿越後慢慢發現,很多事不是想做就能做,需要看大臣臉色。

用對了大臣,事半功倍。

用錯了大臣,事倍功半。

為了能讓宋應星順利入職,崇禎決定和內閣成員做一筆交易。

“李閣老正在湖廣一帶賑災追繳賦稅欠款,湖廣被免職的大小官員有數十位,諸位可有合適人選?”崇禎開口詢問。

範景文率先說道:“臣舉薦幾人。”

“臣也舉薦幾個成績優秀的貢生!”方嶽貢和邱瑜跟著舉薦。

崇禎也不考察,全都同意。

他不怕這些人裡麵有奸臣,地方上的奸臣最多為禍一方,影響不了大局。

怕就怕朝堂上有影響大局的奸臣。

不同人眼裡的忠奸標準不一樣。

百姓覺得貪財者為奸,不貪者為忠。

官員覺得結黨者為奸,不結者為忠。

皇帝認為能讓政策順利執行者為忠,阻礙政策者為奸。至於其他的,都不重要。

等他們推薦完之後,崇禎才開口說道:“諸位可曾聽過宋應星的名字?朕看了他編寫的《天工開物》,可以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巨著。”

內閣兩個老狐狸,一個小狐狸秒懂,紛紛表示看過這本書,認為可以重用。

“朕記得製造局和研究院尚沒有主管官員,諸位覺得他怎麼樣?”

“宋應星可擔此任!”

次日早朝,君臣幾人非常默契地演了一場戲。

朝會過後,宋應星順利入職。

新官上任三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