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征調兵馬(1 / 2)






平遼的事不能拖!

巡鹽短時間內雖然搞不來錢,但可以算作應收賬款。

所以...

平遼第一年所需的二百五十萬兩資金可以從其他地方挪用。

等巡鹽的錢收回來後再挪回去。

實在不夠,崇禎還可以從內帑掏錢補齊。

解決了錢的問題後,問題又回到了人的身上。

誰來擔任平遼總督?

四個尚書舉薦了四個人擔任平遼總督,由於眾人意見不一,所以崇禎沒有下決定,而是宣布散會。

這場平遼會議無果而終。

在這些人選裡,他更傾向於王永吉。

論能力,他不如呂大器。

論資曆,他不如袁繼鹹。

論朝中的關係,他不如馬士英。

但是...

崇禎還是覺得他比較合適。

平遼的關鍵不是士兵的戰力,而是遼東將門集團的態度。

隻要他們不放水,不坑人。

收複遼東是早晚的事。

怕就怕他們放水坑人。

屆時不但損兵折將,平遼總督也會受到牽連。

在不清楚遼東將門集團的態度前,崇禎不會派能力最強的呂大器出戰。

相反,他要把呂大器這張底牌留到最後當殺手鐧。

其實無論誰當總督,隻要戰略和戰術不失誤,明軍基本都是勝多負少。

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並非空穴來風。

在兵力配置相同,且雙方都拚命死戰的情況下,八旗兵還真不是明軍對手。

史書或許會說謊,但史實不會。

清順治五年十一月,蒙古喀爾喀部犯邊。

多爾袞和諸王公、大臣商議後決定,派阿濟格、碩塞、博洛、瓦克達等人領兵防衛宣府大同一帶。

由於這些人的兵力太多,導致時任大同總兵薑瓖認為滿清要對他不利,於是在十二月初三割發易服反清。

阿濟格得到消息後星夜進軍,在次日下午抵達大同城外。

史書沒有記載雙方的兵力。

但可以肯定的是,薑瓖兵力沒有阿濟格多。

因為薑瓖的前任是王樸,就是鬆錦之戰率先逃跑的那個王樸。

那一戰,大同和明軍精銳損失慘重。

大同剩餘的兵力可想而知。

阿濟格來到大同城外後一邊開始招降,一邊派小股部隊試探薑瓖實力。

薑瓖同樣以小股部隊迎戰,雙方互有勝負。

十二月初十,阿濟格召降失敗,遂命人在城外深挖十道塹壕,試圖圍城。

薑瓖親率城中主力出城迎戰。

留下的文字記載薑瓖出戰大破之,逐北至陽和。

陽和衛距離大同約有百裡!

薑瓖率領一支邊軍殘兵,在兵力不占優的情況下,不但把阿濟格的滿八旗精銳打敗了,而且驅趕到百裡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