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才堅持認為,凶手的作案動機是仇殺?他跟這些死者,應該是認識的?”廖捷若有所思的說到。
“沒錯。凶手絲毫不害怕處理這些屍體,也不厭其煩的找到合適的作案地點,挖出巨大的八卦墓地,又多次找來狗血雞血。我相信,他甚至連殺人的順序,都精心的策劃過。”顧新城邊說著,邊拿出紙筆,向廖捷比劃著。
“他首先下手的對象,是這幾個人中年紀最大,反抗能力也相對薄弱的郭川大爺。然後不知什麼原因,有一年的時間,他沒有再犯案。我們找到的最近一名受害者,是43歲的牛永好,他常年擔任保安、體格健碩,在幾名死者中最難被製服。
而中間的三名女性遇害者,既有十七八歲的少年,又有二十出頭的年輕成年女性,還有50多歲的中老年女性。
這幾個人,看起來風馬牛毫不相乾,但是對凶手來說,一定存在某種聯係,或者共性。我們還需要儘快確認三名女死者的身份,才能有效的找出這中間的問題。”
廖捷點點頭,而這正是警方目前最棘手的問題。
幾天過去了,怎麼這幾名女死者的家屬,還沒有到警署來認領屍體呢?
不過這種情況也很常見,許多親人失蹤的家庭,逐漸在尋找中失望、絕望。他們並不想麵對失去親人的痛苦。所以在警方發布認屍公告後,不一定有人會立刻前來。相反,他們喜歡等。
等待其他家屬前去指認後,再安慰自己,親人還活著。
正想著呢,心理分析室的門咚咚被敲響了。
“進!”
“隊長!您在這兒呢,有新發現。”來人是青年乾警蔣科,隻見他匆忙而入,說到,“有兩名女死者的身份被確認了,她們竟然是一對母女。”
聞言,廖捷和顧新城都十分震驚。
“你是說那名50歲的女性,和,哪一個?“廖捷追問到。
”那個二十出頭的。“蔣科連忙回答到,”女孩名叫馮遠,失蹤時24歲。她的母親吳曉敏,53歲。出事前,她們共同居住在東城的輕紡園小區,吳曉敏是中清紡織公司的一名財務人員,因為身體不好,她提前兩年就申請退休了。她的丈夫,也就是馮遠的父親,十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她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大的。馮遠是一家私立幼兒園的老師。未婚。”
根據蔣科帶來的信息,馮遠所在的幼兒園是整整一年前,就向東城區分局報告過馮遠失蹤的消息。隨後,她的母親吳曉敏也多次尋找過她,但一直沒有音信。
“吳曉敏還有一個大哥,也在碧波生活,一年前,他收到過吳曉敏發出的短信,說自己出門找女兒去了,找不到的話不會回家。但是自此之後,他就再也聯係不到吳曉敏了。”蔣科繼續說到,親屬們都以為吳曉敏是思念、擔心女兒,出了精神問題。也有可能是生活失去了寄托,不想再待在碧波這個傷心地。這一次,他們沒有選擇報警。
警方經過多方調查和通知後,才先確認了女兒馮遠的身份,並向她大伯詢問是否認識其他死者時,才偶然發現了吳曉敏的真實身份。
母女二人先後遇害!
這讓警員們更加確定,凶手是有目的的選擇了他的犯罪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