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六衛的士兵開始了新一輪的訓練,連同聯合指揮學院的第一批學員,第二批學員暫且暫停招募,第二批學員大概會放到大唐二十四年才進行招募。
李恪將他們給安排完畢之後,就沒有關注這件事了。
因為還有一件全新的事情正在等待李恪前去驗證。
大唐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底,位於長安城西渭水河畔以西,一座占地麵積龐大的建築正式敲下了最後一個釘子,這個釘子是李恪敲進去的。
嗯,儀式感還是很重要的。
隨著李恪敲下最後一個釘子,所有現場的人都開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少工人更是忍不住直接歡呼了起來,因為這一條路耗費兩年的時間終於完工了!
在高出地麵一米多的路基之上,碎石之上鋪設著浸泡過煤焦油的枕木,四條細長的鐵軌直接綿延去了遠方。
這是大唐第一條完全建成的鐵路!這也是最原始的鐵路,采用的技術估計也就是李恪上輩子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技術,隻不過是經過了優化,將施工的流程進行了優化。
它的使用壽命或許不會很長,如果是使用頻繁的話,也許十幾年之後它的鐵軌就會出現問題,到時候就需要重新更換鐵軌,枕木等等。
但不重要,十幾年之後的大唐已經足以有新的技術來更換全新的鐵軌枕木了。
而現在,他們所在這座建築就是長安西站,大唐的第一座火車站,距離這座火車站大約三公裡的地方有一條單向鐵路跟這裡連接,而那裡,就是大唐第一座蒸汽機車製造廠。
而此刻,大唐的第一列火車已經在火車站的維修車站裡麵準備完畢了。
它的整個蒸汽機技術已經算是非常先進了,雖然依然是燒煤燃燒的蒸汽機,但它的很多技術其實都已經非常先進了,畢竟李恪這裡有完整的科技樹。
曆史上的蒸汽火車是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才能達到這個地步的,畢竟裡麵的一些小零件的改進都有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諸如預熱器、煙霧導流板、排障器等等,有了這些相對較為先進的設計,外加上最優化的製造方案,排除一些較難的設計,也就是誕生了這列獨特的整齊火車車頭。
它在滿載的速度下可以達到40公裡每小時的時速,這個速度甚至比不上戰馬的奔跑速度,但它的耐力可就要比戰馬的速度快得多了。
而在空車的狀態下,它的最高速度也並不高,大約為60公裡左右的最高時速,倒不是說它不能跑的更快,而是它的車輪,轉向架等結構無法支撐它跑出更快的速度。
實際上它設定的安全速度是50公裡每小時。
單次加水最長奔跑時間約為九到十個小時,它設計有專用的水箱和拉煤的車廂。
而它的最高掛載車廂為七節標準車廂,每節車廂的荷載人員數量為200人。
當然,這麼多的車廂不可能全部都用來拉人,它最多隻能有五個拉人的車廂。也就是最大載員數量約為1000人。
拉人的話,這輛火車是無法滿載的,不算車廂重量,它滿載可以拉動的貨物約為400噸左右才能夠算是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