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取得進展(1 / 2)









這次收購影響到了夏國,淮海飛機製造廠與麥士坦納的合作因此中斷,由於合同條款不夠嚴密,中方無法追討損失,隻能默默承受數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和大飛機項目的再次流產。

而現在,擺在眼前的是一份來自張政仲的新提議:麥士坦納希望與中方在淮海共建一條生產線,用於製造其民用機型DC-9-50,即後來熟知的MD-82。

老實說,「MD-82」是一款出色的飛機。它有41.5米長,32.87米的翼展,空重35.6噸,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67.8噸。

以0.76馬赫的速度飛行時,它的最大航程為3800公裡,最多可載客172人。與它的主要對手波音737一樣,MD-82適用於中短途航線。

這款飛機配備的是兩台普惠JT8D-217引擎,每台引擎推力為9000公斤。

由於引擎安裝在飛機尾部,機艙內的噪音很小,是當時最安靜的機型之一。

MD-82外形優雅,為了適應高溫和高海拔機場的操作條件,進行了特別的設計改進。

它在1981年7月30日獲得了米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認證,並在同年8月投入使用。

MD-82是米國航空技術的一項重要成就。然而,它在夏國出現的時間卻引人深思。

在一個敏感的時間節點上,MD-82和一個叫張政仲的男子同時出現,這讓蘇晨不由得想起了「陰謀論」。

雖然網上關於這一事件的說法眾說紛紜,蘇晨並非航空專家,無法驗證其中的真偽。但他注意到一個令人困惑的事實:「運十」在1985年2月完成了最後一次飛行後便被封存。同年4月13日,淮海飛機製造廠與麥道公司簽訂了合作生產MD-82的協議,並迅速改建了原屬「運十」的生產線。

MD-82在8月就開始生產,而最後半成品狀態的「運十」則被用來作為工人練習的工具。這樣的時間線很難讓人相信這隻是巧合。

此外,據蘇晨所知,麥道公司的代表張政仲絕非普通人。

在網絡上,張政仲被描述為米籍華人,一位著名媒體公司的董事長兼CEO,在國際傳媒領域有著重要影響力的人物。

他還曾在多家知名企業如新聞集團、蘋果和Palm擔任過高層職位,並且是夏國幾所頂尖大學的客座教授。

鮮為人知的是,張政仲的父親和叔叔曾是國民黨中的高級軍官。

無論這次合作背後是否真有隱情,從過往的經歷來看,所謂的「陰謀」確實讓夏國的大飛機夢遭受了挫折。

與麥道的合作以及隨後的一係列失利,導致夏國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間,幾乎失去了自主開發大型商用飛機的能力。與此同時,夏國迅速增長的航空市場,被米國的波音和歐洲的空客瓜分殆儘。

歷史再次來到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同樣的人和事似乎在重演。

但這一次,舞台上多了一個年輕的新麵孔——蘇晨,一個尚未滿十八歲的年輕人。

他會如何選擇?

麵對麥道的合作提議,蘇晨輕聲問道:「他們的目標是什麼?」

即便他對歷史有一定了解,但為了確保信息準確無誤,並且掩飾自己的先見之明,他還是決定再次求證。

「他們希望與我們的航空部門合作,在淮海製造MD-82型客機。」郭偉強的回答印證了事情正沿著既定的軌跡前行。

「那您對此有何看法?」蘇晨眉頭微蹙地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