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1 / 2)







最初的紅夷大炮,瞄準唯一的協助就是炮手的準尺。就是一根類似於戒尺的東西,上麵一道道的刻著尺度,根據距離的遠近,調整大炮的幅度。

要想精確瞄準,除非是身經百戰的老炮手,不然毫無精度可言。即便是老炮手,十次能命中一次也是不錯的了。

在義州城,朱慈烺的開花彈能夠命中目標,實屬僥幸成分了。

射擊時,炮手的準尺最底下的刻度對準炮口環,然後瞄準目標一直開炮。在開炮的過程中,尋找射程從而擊中目標。

也就是說,擊中固定目標的時候,在不斷地嘗試中才能命中。若是擊中移動目標,那就純屬靠瞎蒙了。距離近還好說,距離越遠,精度越是差的離奇。

後來有了銃規和銃尺,才使得精度大為增加。而銃規的使用,也分你用的是鉛彈還是鐵彈。材質的不同,射擊的瞄準也不一樣。

而朱慈烺在銃規的基礎上,跟湯若望解釋了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使得大炮測距的精度,大為提升。

在測距儀落後的時代,許多經驗豐富的老炮手,乾脆扔掉了測距尺。直接用跳眼法簡易測距,首先是將手臂向前伸直,豎直拇指閉一隻左眼,然後使右眼視線沿拇指一側對準目標左側,頭和手保持不動,再閉右眼,使左眼視線通過拇指的同一側,並記住視線對準實地某一點,然後目測目標左側至該點的寬度,將此寬度的十倍左右,即為站立者至目標的距離。

跳眼法的原理是人兩眼瞳孔的間隔約為自己臂長的十分之一,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的十倍距離,就得出了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

而朱慈烺告訴湯若望的三角高程測量原理,完全可以使得一個新手也能夠熟練的操縱大炮。

二人從火槍、大炮、瞄準器具,再到火藥的最佳比例配方,都認真的一一討論研究。越談之下,湯若望越是心驚,這位神奇的太子殿下,是怎麼知道這麼多理論知識的。

而且其知識豐富程度,讓湯若望在他麵前,就跟個小學生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