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2章(1 / 2)







宋太祖說:“我看不清你把奏本拿過來讓我看看”。

範質便起身將奏本呈上。完事後他回到自己的位置時,卻突然發現凳子已經被人撤走了。

能做到當朝宰相這樣位高權重的位置,範質也是個老狐狸,他也立馬明白了皇帝的心思,便隻好站著議事。其餘坐著的眾位大臣看到了當朝宰相都站著了,便也起身站著議政,從此以後朝堂之上隻有皇帝坐著,群臣隻能站著。

到了元朝,大臣彙報工作基本就是跪著了。據史料記載,文天祥被抓到北京後,忽必烈要他行下跪之禮,文天祥拒不跪拜。理由很簡單,即:南揖北跪!意思是漢人作揖,胡人下跪!朱元璋也曾說過:元,軍民行禮,尚循胡俗,飲宴行酒,多以跪拜為禮!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製度,相當於皇帝同時擁有了皇權加上相權。大權獨攬的同時,也相當於皇帝有了兩份工作,原本由宰相負責的工作落到了皇帝手裡。

這樣又出現了一個問題——皇帝忙不過來,明太祖朱元璋為此發明了內閣製度,讓一些官階很低的官員來組成內閣,負責原本應該由丞相處理的事務,而內閣官員又沒有實權。

這樣既削弱了相權,同時內閣又不會對皇權形成威脅,由於明朝設立了廷仗製度,官員如果惹皇帝生氣,皇帝便用廷仗伺候,一頓毒打在所難免。一時間,君臣關係也相對比較緊張。

不過朱元璋也革除了元朝的弊病,規定:官民揖拜禮。當下級官員見上級官員,如七品縣令和內閣首輔相見,隻需拱手即可。百姓見官,也不需下跪,隻要拱手。所以,在明朝,大臣向皇帝彙報工作通常也是站著的。

滿清充滿了奴性的王朝,到了清朝時,幾乎就是無處不跪的地步了。清朝還製定了一整套“跪禮”,僅跪拜就有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之分。草民見官,下官見上官,官見皇帝等,都要下跪。可以說,隻有到了清朝,中國的跪禮才豐富多彩,而且幾乎到了偏執的地步。就像英國使臣來華拜訪乾隆皇帝時,就因為跪拜之禮爭執不下。

在西洋各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工業改革,實行君主立憲製的時候。滿清,卻還在閉關鎖國,為跪拜禮鬨得不可開交,這是多麼大的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