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做小泥爐(2 / 2)







如今空間倉庫堆放柴禾的地方可是堆著不少曬乾的土豆藤、稻草秸稈、小麥秸稈、玉米杆等,足夠他們家使用了。</P>

所以領取的蜂窩煤,徐海國直接放在了廚房的一角。</P>

“來看看我們今天的收獲!”</P>

一放好東西,大家就進了空調房,將今天賣泥爐賺得的工分卡或者以物換物的物資從袋子裡倒在了地板上。</P>

徐萊和宋秋娥連忙將一把工分卡劃到一邊數了數。</P>

工分卡有兩十工分的,也有五工分和一工分的,母女兩個數了數,一共有一百二十六工分。</P>

這是十三個泥爐的價格,其中有兩個家裡情況實在不太好,一直在降價,宋秋娥偷偷給他們兩人少了兩個工分。</P>

另外有兩個買泥爐的則是用東西換。</P>

其中一人之前是老師,家裡書籍比較多,他先與徐萊他們商量,說回家拿一本名著來換。</P>

徐萊想著家裡僅有的十幾本小說都被她和弟弟為了打發時間早就翻亂了。</P>

於是與這位老師商量,選了一本家裡沒有的名著小說。</P>

還有一位之前是做勞保用品批發的,用了兩雙新的勞保手套換了個泥爐。</P>

手套之類的小東西當初他們囤貨的時候沒想到這個,現在這兩雙勞保手套剛好能派上用場。</P>

“今天的收獲確實不錯!”</P>

他們五個人換算下來平均每人賺了二十九個工分。</P>

仔細算下來,扣除材料和一天的人工,以及兩天晾曬的功夫,算是很不錯了。</P>

第二天第三天兩天,他們的泥爐都是供不應求。</P>

甚至還有附近其他小區的人為慕名過來買泥爐。</P>

宋秋娥賣了泥爐回來,還主動和家裡人商量,要不要擴展規模,多招點人手,將這生意做大做強。</P>

徐萊想到這兩天時不時在他們攤位麵前打量觀察的幾個人,笑著對宋秋娥說道:“媽,我們再等幾天看看,說不定過幾天生意就沒這麼好了呢!”</P>

“呸呸呸,你這孩子亂說什麼呢,哪有人自己想著自家生意不好的?“</P>

宋秋娥這幾天看著家裡賺的缽滿盆滿,此時對這門生意正滿懷期待呢,哪裡就一下子就不好了?</P>

徐萊看著母親大人這樣子忌諱的樣子忍不住笑了笑。</P>

一切就看明天了。</P>

結果第四天一早,徐萊他們家將新晾乾的泥爐拿到樓下時,樓下平常他們家擺攤的附近,竟然多了八九個擺攤的,其中就有四家跟他們家賣的東西一模一樣——泥爐。</P>

隻是他們的泥爐有三家看起來比徐萊家的粗糙些,最後一家的泥爐外觀看起來倒是很是不錯。</P>

徐萊將這些在這裡擺攤的人全部掃了一遍。</P>

除了賣泥爐的,另外五家有三家是賣一些亂七八糟的二手生活用品,包括一些二手的童鞋、舊兒童衣服等。</P>

還有他們第一天擺攤時,用名著和勞保手套跟他們換泥爐的兩人。</P>

用名著換泥爐的那位中年眼鏡老師大約不好意思大聲吆喝,攤位前用一張厚紙板寫了自己攤位受賣的東西——出租名著小說以及一些開蒙繪本。</P>

收價是一本每本書每天出租半個工分,看兩天劃一個工分就行。</P>

為了書籍的安全起見,但凡來租書的人需要在租書單上簽字和寫上自己的身份證號以及具體地址。</P>

讓徐萊他們沒想到的是,在這個工分不好掙的時候,來這裡租書看的人竟然不少。</P>

魯老爺子家帶著女兒下來遛彎的冷佳竟然也帶著女兒在這裡租了幾本兒童繪本。</P>

這位眼鏡老師的旁邊,就是昨天用勞保手套換泥爐的那位,他的攤位上都是些勞保手套、勞保鞋、安全帽、防護眼鏡、防護口罩以及安全繩等。</P>

這些東西的售價自然要高的多,不過與政府綜合超市裡的相比,要便宜不少。</P>

因此也有好幾個人蹲在他的攤位旁正在挑挑揀揀、討價還價。</P>

本來下樓前懷著大賺一筆的宋秋娥看到這一條道上竟然一下子多了四家競爭對手,她本來一顆雀躍的心瞬間變得焦急了起來。</P>

而且聽著他們拉客的聲音,一個泥爐隻賣七工分,一個就比他們少了足足三工分。</P>

宋秋娥一聽,臉色更難看了。</P>

“媽,沒關係,他們賣他們的,我們賣我們的,而且我們家又不是非得靠賣這個!”</P>

徐萊看到母親大人的神色,忍不住出聲安慰了她一句。</P>

聽了女兒的安慰,宋秋娥的臉色這才好了些。</P>

一家五口默不作聲的將帶來的大油布給平放在地上,並將帶下來的十五個泥爐從筐裡拿出來,整齊的放在泥爐上。</P>

“另外一半就不拿下來了!”</P>

徐老爺子看到下來遛彎閒逛想買泥爐的人都被旁邊四個攤位的價格給吸引了,邊對打算上樓將另外一半爐子拿下來的侄子說道。</P>

這個時候,工作難找,工分難掙,普通百姓家都是恨不得把一工分當作兩工分使用,旁邊這四個賣泥爐的攤位,像提串通好的一樣,一口將這泥爐的價格定的生生比他們家低了三工分每個。</P>

即使他們的泥爐做工沒有自家的好,但那些感興趣的人也還是都圍到那四家的攤位那邊去了。</P>

反觀他們這邊,都過去了半個小時,竟然一個客人都沒有。</P>

“我們要不要也將這牌子上的價格改一改?”</P>

看到這麼久都沒有一個人問,宋秋娥明顯有些著急了。</P>

宋秋娥的話一落,徐老爺子、徐海國和徐朝三人的眼睛全部看向了徐萊。</P>

自從天災爆發以來,徐萊早已經成為了一家人的頂梁柱,但凡一些重要的事,都要她拿意見了。</P>

徐萊看著整齊擺放在油布上的十五個小泥爐,個個做工規整、光是看著就讓人賞心悅目,飽含了他們一家人的汗水。</P>

再看看旁邊四家做的泥爐,做工粗糙,甚至有的連形狀都不工整。</P>

雖然他們家目前不是很缺工分,徐萊也不想讓自家的產品降價賤賣。</P>

“不改,我們就賣這個價格,咱們家的東西也值這個價!”</P>

徐萊一錘定音,家裡其他人也默默的點了點頭。</P>

可能是他們的泥爐外觀確實比另外四家好看許多,過了一會兒,從另外一邊沒有選中的客戶就跑到徐萊這邊來議價。</P>

“你這小爐子價格當真不能再少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