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太後壽辰,步步驚心〔1〕(1 / 2)





五月初八,大秦惠安太後大壽。

帝王聖旨早下,舉國同慶,各州縣官府施粥三日,以示皇恩浩蕩,恭祝太後福壽延綿,壽滿天年。

大秦入關以來,原本百姓安居,風調雨順,可這近八年內,不知是否因戰時殺戮太重,終於觸怒了上天,在先後駕崩了兩位皇帝,亡故了一位儲君太子後,今年起,各地竟頻繁發生天災,瘟疫、風災、蝗災不斷,百姓叫苦連天,所謂亂世出逆賊,江南一帶,竟陸續出現了流竄的綠林猖匪,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今晨,江南八百裏加急奏報送達帝都――

“稟聖上,猖匪打著‘替天行道、驅除韃虜;重整河山、反秦複鳳’的旗號,專搶富戶官戶,以救濟百姓之利,收買民心,揭竿而反……”

金殿上,帝王震怒,“這是猖匪麽?這分明是亂黨反賊!”

“鳳氏前朝餘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可姑息!”

“蚍蜉撼樹,真是自不量力!”

“烏合之眾,不足為懼,派兵圍剿便是!”

“……”

百官驚噓之下,議論紛紛,句句入耳,尹簡厲聲叱道:"蠶食鯨吞的道理,爾等不懂麽?蟻穴雖小,可潰千裏長堤!昔日我溯謨一族,能在草原稱雄數百年,靠的是什麽?是團結、強武、勇敢與智慧!漢人文化博大精深,漢人的血性謀略,亦不可小覷!我大秦占領前朝江山十五年,最初兩年鳳氏子民不甘歸順我朝,動.亂不斷,可至今平靜十三年後,竟突現反賊,這證明了什麽?證明鳳氏餘孽有備而來,絕非一盤散沙!”

“皇上英明!”眾臣叩拜,目光短淺之人,羞愧萬分。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尹簡目視前方,炯亮的重瞳,蒙上一層冷霜,“今日太後壽辰,得此不幸消息,朕心甚寒!”

眾臣再叩首,“皇上保重!”

尹簡目光逡巡一圈,落在尹璃臉上,擲地有聲道:"六王爺聽旨!朕命你即刻帶兵出京,日夜兼程趕赴江南,協同兩江守軍參將,儘快剿滅亂黨,不得有誤!”

“微臣遵旨!”尹璃步出,鏗鏘領旨,“微臣定不負皇上厚望,不勝不歸!”

草原男兒,生性好武,尹璃年紀輕,可膽識卻不弱,雖無出兵經驗,但此刻聽得尹簡將這一重任交付於他,頓時豪氣乾雲,滿腔熱血!

尹簡頷首,徐徐而道:"六弟,你乃太後嫡子,本該留京為太後祝壽,然則此番國事緊急,朕本著曆練你之心,方派你平亂,還望你莫生朕氣!”

“微臣不敢!皇上能予以微臣重任,微臣心懷感恩,怎敢生皇上之氣?大秦社稷為重,母後大壽為輕,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微臣作為大秦尹氏皇族子孫,守疆拓土乃為根本!”尹璃肅穆奏稟。

“好!”尹簡欣慰,眉頭略微舒展開來,“兵部籌劃,派兩名才乾之將輔佐六王爺,妥善安排六王爺離京事宜!”

“微臣遵旨!”齊南天步出,拱手道。

朝畢,帝王尹簡率領百官出宮,至太廟祭天酬神,一求天佑大秦百姓康泰,二求太後長壽,三求早日儘除亂黨,大秦江山萬年永固!

朝中大事,很快遍傳,皇宮內外,汴京城大街小巷,都被鳳氏反賊起義一事,驚駭得變色,原本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為太後壽辰同慶的熱鬨場麵,儘數被影響,百姓恐懼戰亂,從而人心惶惶。

帝王鑾駕,途經宣華大道,歸來時聽聞百姓騷亂,新帝尹簡親自下輦,安撫百姓,穩定民心,此親民之舉,得到了百姓的擁護,亦消除了百姓的不安,汴京城複又喜慶洋洋,歌舞升平。

而宮內的人,在短暫驚慌後,很快便鎮定下來,大秦建朝百年屹立不倒,本身便是個強大的民族,經過這十五年的休養生息,更是兵強馬壯,國富民昌,京城固若金湯,是以,又豈會將幾個毛賊餘孽放在眼裏?

隻是,除了惠安太後。

派出京城平亂的人,是她的兒子,刀劍無眼,生死難測,她怎會心安?

而另一個不安的人,則是孟長歌。

此時此刻,含元殿。

長歌坐立不安,早膳時聽到莫影回宮取東西,她順口問了一句尹簡幾時用膳,結果莫影說江南動.亂,前朝亂黨猖獗,尹簡顧不得早膳,得啟程去太廟。

莫影走後,長歌便陷入了焦灼之中,她故作從容的快速扒了一碗飯,然後尋了借口溜出帝宮,在宮內閒逛探聽消息,果然,與莫影所說無異。

雖然出了亂子,但影響不到京城,所以太後壽辰照舊,於黃昏時分開始慶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