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1 / 2)

隨身空間 佛曰佛曰 1537 字 4小時前






張太平問道:“累不累?”

小姑娘堅強地搖了搖頭說道:“不累。”然後揉了揉小肚子說道“爸爸,丫丫好餓呀。”

張太平朝著四周看了看,凡是賣小吃的攤子上麵全都是圍滿了人,飯店裏麵也是人滿為患,看來想要吃飯是不可能了,便說道:“走,咱們到超市裏麵去買一些吃的。”

這時候老村長走了過來,提著一大包吃的,說道:“不用去超市裏麵了,這裏有吃的。”老村長知道社火結束之後便是這種情況,所以早早就排隊買好了東西,大人倒無所謂,主要是給孩子吃的。

“你是吃油糕呢,還是驢打滾兒?”老村長朝著丫丫問道。

“驢打滾兒是怎麽呀?”丫丫不明白吃的怎麽會是這樣一個名字。

驢打滾又稱豆麵糕是燕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南方地區卻喜歡稱之為馬打滾。

喜吃粘食本來是滿族人的傳統,因為滿族的狩獵生活,經常是早出晚歸,吃粘食耐餓。“驢打滾”就是在200多年前從粘食中演變出來的一種大眾化小吃。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麵加水蒸熟,和麵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麵。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麵外麵沾上黃豆粉麵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

因為做好之後要在豆粉麵之中滾上一滾,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現在這種小吃已經不局限於燕京一隅之地了,全國各地的小店裏麵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麵,改用江米麵了,因外滾黃豆粉麵,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喏,就是這個。”老村長取出來一個讓小姑娘看一看。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鬱的黃豆粉香味兒。

丫丫看了看驢打滾兒又看了看袋子裏麵的油糕,最後還是選擇了裏麵卷著豆沙表麵沾著白糖的和芝麻的驢打滾兒。

“村長爺爺,我要吃這個驢打滾兒。”

“好,那你就吃這個驢打滾兒。”老村長給丫丫手裏麵塞了兩個說道“給你兩個。”

小姑娘興許真實餓壞了,歡喜地就吃了起來。

老村長朝著張太平說道:“要不你也吃點兒?”

張太平看著袋子裏麵的食物並不是很多,要是自己放開吃的話這些夠不夠自己一個人吃都不確定呢,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是很餓,還是給孩子們吃吧。”

“嗯,那就給孩子們吃了。”老村長合上袋子說道“我讓王貴買麻花去了,待會兒尺吃麻花吧。”村裏的講究是社火完了之後會給每一個立芯子的孩子發上兩捆麻花,算是酬勞了。

小姑娘很快吃完了兩個驢打滾兒,還伸出小舌頭舔了舔嘴唇說道:“這個驢打滾兒真好吃,爸爸,咱們回去讓媽媽夜坐驢打滾兒。”

張太平看著小姑娘明亮的眼神,伸出手指抹掉粘在她小臉蛋兒上的一顆芝麻,點了點頭說道:“好呀,不過這段時間你媽媽不能做飯,回去後爸爸做驢打滾兒給丫丫吃。”

“嗯!”小姑娘用力點了點頭。

張太平給家裏麵打了個電話,接電話的是蔡小妹,問道:“社火結束了嗎?”

“剛結束沒多長時間。”張太平說道“你今天到鎮上看了嗎?”

“看了。”蔡雅芝回答到“不過看了一遍十二點多就回來了,你們幾點鍾回來,家裏麵早就做好了飯,等你們回來呢。”

張太平看了看依然人潮不息擁堵不堪的街道說道:“可能還得一段時間,飯好了你們就先吃吧,不用等了。”

“我們十二點的時候已經吃了一頓了。”蔡小妹笑著說道“這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我姐還親自擀了兩案麵,你到時候快到家裏麵的時候打個電話,可以提前燒水下麵,等到家裏麵就能直接端碗。”

“嗯,知道了。”

先填好了小娃娃們的肚子,暫時路上車還開不出去,老村長提過來一袋子麻花,凡是在這裏的人每人給了一捆說道:“今天估計大家都餓壞了,先填一填肚子。”又朝著王貴說道“再弄些啤酒過來。”

王貴倒是細心,提了幾捆啤酒過來,還帶了些袋裝的牛奶過來,一些大老爺們不嫌冰冷吃麻花喝啤酒,但那些個跑竹馬的姑娘們可適應不了這個,所以喝牛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