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夷製夷(2 / 2)

奉係江山 青史儘成灰 1693 字 2個月前






張廷蘭拿出了自己的藥方,在座的東三省大員都在仔細的聽著,其實他們之中大多數人並不理解張廷蘭的話,朱慶瀾在一旁就說道:“拙言,我聽王省長的介紹,損失慘重。這時候就應該休養生息,減少支出,把窟窿補上。可是你卻要反其道而行之,繼續大肆的花錢,那豈不是窟窿更大了麼,會不會出現問題啊?”</P>

朱慶瀾的話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看法,張廷蘭也清楚這些人的問題,他們對於經濟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封建農業時代,對於現代的經濟運行,還十分陌生。越是在危機關頭,就越要采取強有力的行動,來挽救經濟,而不能等著經濟自我恢複,那樣就錯過了最好的時機。</P>

“諸位,在農業時代,大多數地主講究的是單純的積累,他們甚至把大把的銀子埋到了地下,結果造成市麵上銀子越來越少,他們就覺得銀子越來越值錢,也越來越滿足。不過對於整個經濟運行來說,這就是火上澆油。社會上本來銀子就缺乏,藏起來之後,缺乏的就越嚴重,形成了惡性循環。在宋明的時候,就不同程度的出現了錢荒的問題,甚至能夠影響王朝的興衰。”</P>

“現在到了工業時代,我們應該更清楚的看到,貨幣流轉比起積累更重要。貨幣本身不隻是財富,而是一種權力,普通人有了錢,就可以換取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政府掌握了財富,就掌握了支配社會權力。要行使這種權力,需要通過花錢來操控,單純的積累就會變成地主式的守財奴!”</P>

張廷蘭說的這些,對於在場的眾人,還是有些難度,但是作為理財能手的王永江卻是迅速的理解了。</P>

王永江也是一個不斷學習接受新鮮理念的人,他自從接觸了道勝銀行的弗雷德,見識了現代化的資本運作,就對財政和銀行有了顛覆性的認識,現在一聽張廷蘭的這套觀念,頓時就產生了共鳴。</P>

“拙言,你說的這個大方向我是再支持不過了,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要落實下去,我們具體該投資什麼項目,該怎麼花錢。”</P>

張廷蘭點點頭,笑著說道:“岷源先生,我聽說吉奉鐵路已經馬上要通車了,我想把吉奉鐵路作為抵押,向美國借款兩千萬美元,用來發展東三省的鐵路建設,你看怎麼樣?”</P>

王永江的腦子也在迅速的轉動,張廷蘭向美國借款,可不隻是解決資金的問題,而是一個一石三鳥的妙計。首先針對的就是信心問題,中國的投資者不是對奉天信心動搖了麼,懷疑奉天的未來麼。那美國資本進入,就是最有力的回擊。</P>

在現在的中國,列強還是最有權勢的,他們的舉動也最有說服力,雖然這種行為某種程度上,也是崇洋媚外。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張廷蘭隻能利用這種情緒為自己服務了。</P>

其次美國是一個資本至上的社會,拉來了美國的資本,同時就拉來了美國的政治勢力,現在奉軍和日本人還在對抗之中,有了美國的加入,日本人無疑會投鼠忌器,張廷蘭手上能夠增加一張牌。</P>

另外張廷蘭這麼做也是為了事實上打破列強在華的勢力範圍,按照列強之間的默契,東三省是日本人的勢力範圍。美國資本想要進入,需要獲得日本的準許。</P>

正是有了勢力範圍,張廷蘭想搞什麼招商引資,想要讓列強互相競爭,就成了妄想,有了日本政府這條惡狼盯著,歐美的勢力也很難插進來,尤其是鐵路這種敏感的東西。</P>

可是此時日本人由於公然刺殺張作霖,在國際上失分太多,列強抓住了他的把柄,這時候奉軍再去和美國合作,日本人想要阻撓就非常困難。</P>

“拙言這招高明,不隻能夠恢複經濟,還借力打力,挖了日本人的牆角。勢力範圍這種東西一旦撕開了一角,以後就變得容易多了!”</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