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皮卡(1 / 2)

奉係江山 青史儘成灰 1936 字 2個月前






“大帥,參謀長,更換步槍這個提議太好了!”</P>

張賀年一拍大腿,激動地說道:“我們第一師和俄國人拚刺刀最多,其實有很多士兵可以不死的,主要就是因為手中槍支不合適。咱們中國人身體比俄國人矮,但是我們更靈活,也更有耐力,雙方互有優劣。在最初的時候,我們往往能夠一擊致命,而且我們還能堅持時間更長。隻是莫辛納乾太重太長,嚴重影響了我們的靈活性,也增加了體力消耗,失之毫厘差以千裡,一點的偏差,很可能就是一條人命!”</P>

切身的經曆更有說服力,在場的這些軍官都頻頻點頭,張廷蘭也笑著說道:“以前用莫辛納乾是被逼無奈,現在我們也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肯定要為所有士兵打造出最合適的武器。”</P>

張廷蘭說著看了看陶吉平他們,陶吉平急忙說道:“大帥,我們軍工領域完全有信心完成新式步槍的設計。其實早在兩年多之前,我們就進行了這方麵的研究。去年的時候,一位大才加入了兵工廠,他現在正負責領導槍支設計團隊,現在已經有了相當的成果,隻要大帥需要,半年之內就能拿出最終的方案。”</P>

“陶部長,你說的這位大才究竟是誰啊,介紹一下,讓我們也知道一二啊?”張廷蘭笑著問道。</P>

“大帥,這個人是我推薦給陶部長的!”一旁的朱慶瀾開口了:“他叫韓麟春,是日本士官學校第六期的學員,回國之後,在清政府時代,就專門負責軍械。擔任過駐美武官,又去過歐洲考察軍事,對武器射擊很有研究。就在去年韓麟春投靠了我們,了解了他的才能之後,我推薦他去的兵工廠。”</P>

朱慶瀾簡單的將韓麟春的情況介紹給了眾人。張廷蘭微微閉目思考一下,這個韓麟春也不是無名之輩。在原本的曆史上也是奉軍的一員大將,他主管奉天兵工廠的時候,仿照毛瑟步槍,設計出了遼十三式步槍,現在讓他領銜研製新式步槍。應該沒有問題。</P>

在以往一個士官生,絕對是寶貝疙瘩,可是現在奉軍也家大業大了,一般的人才也很難引起張廷蘭的注意,因此韓麟春投靠奉軍的事情,張廷蘭並不知道。不過既然工廠早就有了準備。可見他們很有主動性,張廷蘭也十分的欣慰。</P>

“陶部長,關於步槍的問題,我傾向於使用七毫米的子彈,後坐力中國人能夠承受,而且子彈的精確度和威力都不差。另外在設計槍支的時候,不能隻靠著設計師閉門造車。讓他們記住,他們是在給士兵射擊武器,而不是給自己設計武器,這一點尤其關鍵!”</P>

其實張廷蘭提出的這一點,正是蘇聯人設計武器的一條原則,不管後世對蘇製武器有多少詬病,但是有一點不能否認,蘇製武器是真正從士兵角度設計的,是最適合戰場的武器。</P>

奉軍沒有那麼高的工業能力,也沒有太多的財力可以揮霍。因此武器必須適合士兵的需要,讓他們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威力。</P>

“大帥,既然您說了,我看不如讓士兵,工人。維護人員都加入進來,大家群策群力,保證武器的威力和適應性,同時還要儘可能的簡化工藝,壓低成本,同時維護也要簡單容易。”陶吉平這番表態等於是給新式步槍確定了方向。</P>

在場的眾人也都躍躍欲試,這畢竟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模式,他們也希望更符合自己的要求。場上的爭論越來越激烈,張廷蘭一看情況有些失控,也猛地一拍桌子:“都不要爭了,讓士兵參與設計,是讓武器更加合適,而不是讓你們添亂,就從第一師,還有騎兵,以及特戰隊抽出二十名優秀射擊能手,其他人就不要摻合了。”</P>

張廷蘭一錘定音,大家也都不敢再爭了,蔣百裡接著說道:“重新設計了步槍,也就意味著整個輕武器的體係都要變化,輕重機槍,衝鋒槍,馬槍全都要做好更換的準備。另外在主戰裝備上麵,裝甲力量已經證明了自身的價值,我們必須重點發展,要開發威力更大的坦克和裝甲車,同時我們也要有反坦克的武器,比如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等等,這些研製也都要提上日程,總之要打造出最強大的鐵拳。”</P>

如果說以往對坦克的發展還有分歧,可是到了現在,發展裝甲力量已經成了奉軍的共識。</P>

張廷蘭也笑著說道:“我們目前隻有一個坦克旅,下一步還要擴充,奉軍三年之內,至少要建立起三個強大的裝甲師,除了現有部隊之外,我會選擇一些表現突出,軍事素質過硬的部隊,優先建成裝甲部隊。”</P>

麵對有一個巨大的香餌,在場的將領全都怦然心動,他們見識了裝甲部隊的厲害,自然渴求著變成裝甲鐵拳,他們也清楚,要做到這一步,就要好好表現,嚴肅軍紀也成為了必然。</P>

蔣百裡接著說道:“除了陸軍裝備之外,海空軍也都要加強發展,空軍要著重發展戰鬥機和轟炸機,空軍就帶著戰爭的製高點,在戰鬥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俄國人這次失敗,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沒有製空權。在海軍方麵,我們已經向遠東帝國租借了海參崴港口的使用權,因此海軍活動範圍又增加了不少。我們要發展魚雷艇,快速巡邏艇等近岸防禦武器,將重點放在潛艇的建設上麵,確保我們在近海對敵國水麵力量有反製的能力。”</P>

奉軍早就搞到了德國潛艇的圖紙,並且隨著和德國合作的深入,德國也把潛艇技術交給了奉軍,並且還派出了專家進行指導。</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