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明媚的春日早晨,林瑞華踏進了上海交通大學的大門,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在許軍校長的熱情引薦下,他直奔焊接專業,與那位傳說中的教授麵對麵。
“教授,我有急事求您。”
林瑞華開門見山,“我們船廠火燒眉毛,缺的是能焊殷瓦鋼的頂尖高手,您這兒有這方麵的焊接人才嗎?”
教授輕輕搖頭,回答得乾脆利落:“沒有。”
這兩個字,像石頭一樣砸在林瑞華心頭,讓他心裡一沉。
“唉!受國外技術的封鎖和壟斷影響,我們的焊接專業中確實缺乏對殷瓦鋼焊接技術的深入研究和人才培養。”
教授歎了口氣,眼神裡滿是無奈。
林瑞華不甘心就此放棄,他追問道:“那您覺得其他院校是否有可能存在這類焊接人才呢?”
“我敢肯定,國內的頂尖學府中並沒有這方麵的專業,也沒有這類的焊接人才,殷瓦鋼焊接人才的培養成本極其高昂。”
“那大概需要多少資金呢?”
“培養一個合格的殷瓦鋼焊接師,粗略估計,需要20到30萬的投入,這僅僅是金錢的投入。
除此之外,還需要他們經曆長達兩年的嚴格實驗和訓練,方有資格真正上崗。
而隻是起點,更為關鍵的是,他們是否具備殷瓦鋼的焊接資質,還需要通過國際專業機構的嚴格認證。”
“啊!”
林瑞華震驚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他做夢也想不到,尋找一個擅長殷瓦鋼焊接的人才,竟然需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還需要耗費如此漫長的時間。
“我們的高校所培育的焊接人才,往往側重於理論層麵,涉獵的焊接技藝琳琅滿目。
大家的就業之路大多指向研發機構和企業科研部門,鮮少有機會對某一特定領域的焊接技術進行深入的鑽研。
我曾深思過這個問題,那些從我們這裡走出去的畢業生,若想在某個焊接領域取得突破,多數都需依靠工作單位進行後續的深度培養。
焊接這一工作並非輕鬆之事,許多大學生在基層難以長期堅持,很快就因為艱辛選擇離開。”
聽了教授一番的解釋,林瑞華頓時有些泄了氣。
造船業,焊接是應用最廣泛的一個專業,就連個這方麵的焊接人才都招不到,造天然氣運輸船豈不是天方夜譚。
回到滬東華中造船廠,林瑞華心沉了沉。
眼前,天然氣運輸船的問題堆成了小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他喃喃自語:“看來我真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心裡這麼想著的同時,他不禁感歎道:“這天然氣運輸船的建造難度,超出了我的預期,超出了我的想象!”
高秘書站在一旁,看著林瑞華疲憊的麵容,知道他最近為了這個項目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廠長,我看您最近為這事整得挺累,要不這個項目就一點點推進吧。”
高秘書提醒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安慰。
“是啊,也隻能一點點推進。”
開會的時候,有關天然氣運輸船方麵的情況,林瑞華也是閉口不談。
張淩峰注意到了林瑞華的沉默,他敏銳地察覺到事情不對勁。
這位一向雷厲風行的廠長,在天然氣運輸船項目上突然變得沉默寡言,顯然是遇到了難題。
張淩峰沒急著問,他深知在林瑞華麵臨壓力的時候,任何的追問都可能讓他更加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