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朕何時說這是朱允炆寫的了?(1 / 2)







朱元璋回到奉天殿。

回殿時已至傍晚,麵對桌上堆積如山的奏折及那封關於冊封朱懷的奏疏,他陷入沉思。

“陳洪。”

朱元璋向外喊了一聲,陳洪隨即步入殿內。

“今天都有誰來過?”

陳洪恭敬地稟告:“早些時候,太孫拿著一碗麵條來找皇上,沒見到您,便留下奏疏離開了。”

朱元璋輕輕應了一聲。

然後命令道:“你去把戶部侍郎傅友文、吏部尚書詹徽、工部尚書沈溍召來覲見。”

“遵命。”

洪武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間,戶部尚書職位空缺,由侍郎傅友文暫領其職。

此時內閣製度尚未完全建立,朱元璋的直屬權力機構以六部為主。

至於司禮監,則更為遙遠,朱元璋厭惡太監,極度厭惡,現今的太監大多是不識字且毫無實權的。

不久,三位部堂高官來到殿前。

“微臣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擺手道:“彆說那些虛頭巴腦的,兒子都走了,咱就直說,你們聽著,提點意見,看看這些辦法行不行。”

三位大臣交換了一下眼神,深知朱元璋越是這般灑脫,其心情反而越是暢快。

“淮北遭遇洪水侵襲,流離失所的百姓難以計數,眾多流浪者蜂擁至應天府。”

“蘇州地區修複新安江工程,你們工部急需大量勞役。”

朱元璋率先果斷地拋出了問題,一貫秉持著對下屬直言不諱的作風。

緊接著,他將朱懷曾向他提及的建議整理成冊,其中包含了對關中及江南地區的應對策略,並加以自己的補充和完善,一套全麵的方案由此產生。

“你們拿去看看,這就是應對措施。”

戶部侍郎傅友文迅速接過,三位臣子共同審閱起來。

方案中包括開放海洋貿易以刺激經濟、修繕河堤、設立功績碑等一係列針對河道治理的辦法,以及利用流民力量修建城牆、以工代賑的安置對策。

看過之後,三人臉色均有所變化。

每一條措施都精準地把握住了問題的關鍵,充分考慮了實施的可行性與防範措施。

“這……”

傅友文看向朱元璋,猶豫不決。

朱元璋回應:“儘管直言。”

傅友文思索一會兒,說道:“臣認為,設立功績碑激勵百姓參與治河,以流民充作勞力修築城牆乃至整治河砂,這些策略確實抓住了要點,值得采納。”

“然而,關於開海通商這一點,恐怕會引起禍端,臣以為此舉實為不妥。”

原來,國朝之所以嚴禁開海通商,一方麵是為了防止陳友諒、方國珍等勢力對東南沿海的乾擾,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避免諸如日本等國趁機搗亂。

朱元璋眉頭微皺,這一微妙的表情變化,被吏部尚書詹徽敏銳地捕捉到。

詹徽笑言:“啟稟皇上,據臣所見,這份奏疏並非傅大人所說的弊端大於利益。”

“相反,臣認為短期的開海通商不僅不會引發事端,反而能夠激發百姓投身河砂建設之中,同時也能為東南地區的百姓創造額外收益。”

“隻要我們令清吏司嚴格監管,就不至於出現大的問題。”

朱元璋頷首讚同。

傅友文吃了一驚,瞥了一眼詹徽,暗想這老狐狸真會察言觀色!

這奏疏究竟是何人所寫,竟能讓這些朝廷棟梁給出如此高的評價,顯然這位作者是個難得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