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小楊公子(1 / 2)

北宋小商戶 一個苦力 1918 字 4小時前






“真要去?就隻吃飯?”王浩聽說知縣大人要請吃飯,頓時就打起來退堂鼓。

“你怕啥呀,又不吃你。”

“我怕啥呀,這不是沒帶禮物麽。”

“你還是得去一趟,聽老頭子口氣,應該是有事跟你商量。”

“那就走吧。”

偏堂之中,王浩略帶局促的坐於下手,邊上是更為局促的徐知縣。

“徐大人”

“賢侄”

兩人同時開口……

“徐大人,您先說。”王浩略一拱手說道,心想這一口賢侄叫的,果然是來套近乎了?可自己貌似也沒啥利用價值啊。

徐知縣聞言於是開口道:“賢侄可曾考取功名?”

功名?王浩被問的噎了一下,心說你上次不是打聽過我的麽,知道我是城東頭王木匠的兒子,咋就問起我功名來了。不過貌似也對,打聽歸打聽,他好像還真不曾見過自己。想到這裏,王浩又糾結起自己要不要向他袒露身份了。

“賢侄?”徐知縣見王浩有些失神,便又輕喚了一聲。

“啊?哦……草民家境貧寒,父母都是普通農戶出生,所以……”

彼時,考個秀才什麽的功名還是得有一定財力支持的,光買寫有各種序的四書五經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家境貧寒的人家如果不是在一個大家族的集體中也就沒機會上族中私塾,更沒有家族財力上的支持,一般也就跟讀書無緣了。因此徐知縣聽了王浩的說詞就明白了七八分了。

“唉……賢侄休要見外,你我叔侄相稱即可。”

“大人,這……草民何德何能……豈敢……”

“唉,休要再說,聽小女說賢侄近日常為義學孩童提供吃食,實乃大善之舉呀,本縣早就想與賢侄相識一二了,我觀賢侄胸懷大善,一表人材又頗有學識,實乃佳士,誠為難得,他日前程定不可量也。”

見徐知縣一連串的之乎者也,聽的王浩頭大如鬥,一段話隻聽懂了一小半,心說跟這些搖筆杆子的文人交流起來也忒吃力了些。隻得訕訕連道不敢不敢。

沉默片刻,徐知縣呷了一杯酒下肚繼續道:“聽小女所言義學所講三字經便是賢侄所作。可有此事?”徐知縣直接就打出一張白老虎,這也難怪他,這三字經要是從外麵傳入義學的,早就在此之前就應該在外麵傳開了,再加之昨天聽到二人的對話,此事顯然已經確定無疑了。

“大人過獎了,此實是草民遊戲之作,終難等大雅之堂……”王浩也是打蛇隨杆上,大剌剌的承認了,一點也不覺得臉紅。

心說我寫出來的就是我的,往後千年所有我記得的東西都是我的,就算我不整出來,有我們這三隻小蝴蝶在這裏攪和攪和以後還不一定會照著曆史原有的軌跡前進呢。既然這樣,我再不整出些啥,那不就成曆史的罪人了麽。想到這裏也便心安理得了。

一旁的還玉聽到這裏有些急了,糟了呀,剛才忘記提醒他了,昨日聽老頭子講這三字經要引來禍事的分明。於是急忙插嘴道:“對呀對呀,我也覺得這三字經不怎麽樣,除了讀著順口些,裏麵的東西粗淺的緊,就跟童謠似的,要不咱以後就不教這三字經了……”

“嗯哼……”徐知縣假裝咳嗽一聲打斷了還玉的話,“你懂什麽,不許插嘴。”轉頭又親切的對王浩道:“賢侄可願來義學擔任西席一職呀?本縣可許你舉人功名,來年大筆之年亦可薦你往禮部參加解試,憑賢侄大才,來年科舉應個進士及第也未嚐不可。”

聽到這裏王浩嚇得一哆嗦,啥情況這是?直接就舉人功名了?還進士及第?哎呦我去,這太瘋狂了,早上還在街頭賣爐子呢,這一頓飯的功夫就直奔進士而去了。這好像不對啊,說好的縣試府試院試哪去了?什麽時候舉人都能隨便送了。

這也怪不得王浩,受明清兩朝那段巨富盛名的科舉製度影響,後人往往覺得科舉之路是一條繁瑣且冗長枯燥又乏味的路,其實在科舉製度剛剛算是正式步入正軌的宋初,哪有這麽麻煩。

尤其是宋初的科舉製度,相當的暴力簡潔,童生秀才啥的就是直接沒有,所有讀書人,都可以有地方推薦去禮部參加解試,不過錄取的都比較少,但是也不要緊,國朝初立,人才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太祖經常大手一揮,將參加解試的統統賜為同進士出身也是常有的事。

“那賢侄,咱們就先這麽定了,明天開始你就是本縣義學的西席了,來來來嚐嚐這個,聽說這個是本縣新出的新鮮小吃,味道著實不錯的。”說著給王浩夾了一塊臭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