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義學教授(1 / 2)

北宋小商戶 一個苦力 1673 字 4小時前






次日一早王浩去宅務司辦理了房契交接手續後順道去楊延青家的商號上看了看。遠遠就能看到排隊購買隊伍從屋內排到了街道上,還能陸續看到有人拎著個煤爐喜笑顏開地從商鋪中出來。

難怪每隔兩天就過了提貨,大城市的購買力果然不是一個小小的雍丘縣能比的。

進了店鋪,看到楊延青正在跟一個商賈模樣的人介紹著一個三眼煤爐,上麵指指下麵點點的,跟第一次王浩給他介紹煤爐時說的話大致無二,也是聽得那人頻頻點頭。

看到王浩進來,楊延青正欲起身招呼,王浩抬手示意正事要緊,自己則在一邊看著。

“陸掌櫃,目前汴京城中如潘樓,悅來樓等知名酒樓都已經用我們的這個三眼爐替換了傳統的爐灶,並得到了眾商家的一致稱讚。”

“嗯,陸某正是從悅來樓的劉掌櫃口中得知此爐才來貴號一探究竟的。這樣吧楊老板,陸某先預定大小各十口煤爐。”

“好的,小侄這就催促工坊加緊趕工,爭取早日交貨,陸掌櫃這邊請。”

“楊老板,還有那煤餅子不知……”

“哦,這個陸掌櫃儘可放心,我們有專人負責此事,會有人經常在城內各酒樓客寨中走訪,屆時陸掌櫃隻需在店內安排一人負責接洽便是,我們保證及時供應,絕不會誤了貴號生意。”

送走了陸掌櫃,楊延青長舒一口氣,自店鋪開張以來,那生意是一日好過一日,隨著銷量的逐漸增加,他驚訝的發現那煤餅的利潤隱隱有超過煤爐的勢頭,前些時日店內來購買煤餅的人群將鋪子堵的擁擠不堪,以致無法正常營業的地步。遂又及時請教了王浩。

王浩告訴他,不妨專門雇些人,讓他們拉個小車在城內巷弄中叫賣,至於酒樓客寨及一些用量比較大的商號車行和城內的眾多豪門大院,可安排數個口齒伶俐些小廝專門定期走訪,若有需要及時送貨上門。事後還將此法謄抄了數份分發給了汴京周邊幾個城鎮掌櫃。

至於煤餅的銷量問題,也對王浩及時敲響了警鍾,假設煤爐的效率達到五萬口,保守估計平均每口煤爐日耗煤餅五隻,那每天光煤餅就是二十萬隻,王浩倒吸一口涼氣,儘管這煤餅製作簡單。

但終歸是純手工製作,如果要達到每日二三十萬隻的產量,那規模就大的有點可怕了。雖說到時肯定會有仿製品出現來衝擊自己的市場,然而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海量的老用戶作底,自己隻要經營得當,必然仍是引領潮頭的那一個。

防患於未然,必須馬上著重把工坊的重心逐步向煤餅生產方向轉移,擴大規模的同時,還需在工坊中挑選能乾伶俐的工人培養工坊中層乾部,並挑選其中相對聰慧者為技術骨乾,成立專門的研發小組,再原有的基礎上最大化的改善工藝流程。

甚至有必要重組工坊,邀請各地掌櫃加入,成立股份製企業。看來自己之前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或許隻是因為前世的慣性思維,自己都覺得隻是一個煤爐而已。現在看來,隻不過是換了一個環境,一個小小的煤爐都能有如此巨大的潛力可挖。

“王兄,前日小弟偶遇悅來樓劉掌櫃,對你我的這個煤爐是讚賞有加呀。”邀了王浩到後堂公事房落座,楊延青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話匣子,得意洋洋的道,“聽劉掌櫃說悅來樓自從用上煤爐之後,每日的熱水供應從不間斷不說,還甚為及時,店內客人取用熱水立等可取,深得讚賞。連著店內的生意都不好不少。

加之燒煤餅的用度比燒木炭柴火的用度減少了近五成,那劉掌櫃遇到小弟之後是一通的誇讚,隻說這個錢花的值,太值了。”

王浩微微一笑道:“延青呐,咱們的好日子可還在後頭。雖然眼下各環節運作井然有序一切順利,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呐,為兄之前似乎也把此事想的簡單了些,最近細細琢磨咱們似乎應該作更進一步的打算。”

“哦?王兄請講。”頓了頓又道,“正好家父亦有意請王兄過府一敘,要不咱們……?”

“也好,這事還得請伯父拿主意。那咱現在就走吧。”

……

大內皇宮文德殿,例行的小朝會已進入尾聲,大宋皇帝趙匡胤剛剛武斷的任命了原雍丘知縣徐明誠為禮部左司臣判教諭事,領從三品禮部左侍郎銜,專司春圍科舉大筆事宜。

彼時的禮部隻是個有名無實的閒散衙門,科舉之事也隻是剛剛起步,每次春圍入仕的官員也隻是區區幾十人。眾大臣雖對此次趙官家重新啟用原趙普一係的官員頗有微詞,倒也沒過多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