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寫春聯(1 / 1)







那我在春聯上畫一些花,就沒人看我的字了。”陳小滿很快想出辦法。“你的畫比你的字還醜。”“對啊,這樣大家都去說我的畫,就不會在意字醜了。”“你真聰明。”李初元誇讚她,還對她豎起大拇指。“我知道我很聰明,不過你誇我,我還是很高興的。”陳小滿很驕傲。李初元好奇:“你的春聯貼哪兒去?”家裡大門已經貼了他寫的春聯。“當然是貼到兩個莊子上,反正他們不認識字,不知道我寫得好不好。”“他們可能會誇你厲害,會寫春聯。”“那我們現在就去!”陳小滿一點都不想等,拉著李初元去找阿木,趕著驢車先去了衛家莊。紅色的春聯貼在門口,女子們圍著看得很熱鬨。“哎喲,咱們小滿小姐真厲害,還會寫春聯。”“上麵寫的什麼?”“我不認識,不過這字寫得真好看,跟畫上去的一樣。”陳小滿很得意地看向李初元:“她們都在誇我。”“我寫春聯他們也會誇。”“初元少爺也會寫春聯?您能給我們那間屋子也寫春聯不?”李初元挺直腰杆子:“當然可以。”其他人見狀,瞬間湧上來,將兩人圍住。大家從山上被救下來後過的頭一個年,都想過得熱熱鬨鬨。自己大門口貼春聯多熱鬨啊。搬桌子搬凳子,鋪紙磨墨。兩孩子寫好一幅春聯,立刻有人上前接。每人拿一幅春聯後,大家高高興興把熬好的漿糊拿出來,貼在正門口。陳小滿和李初元負責指揮,從第一間屋子一直貼到最後一間。貼完,整個莊子都喜氣洋洋起來。女子們臉上全是笑。看著那些紅春聯,就像看到自己過得紅火的生活。“我做夢也沒想到我能過這樣的好日子。”“誰說不是,我還以為我會死在山上。”“還好我沒死。”“活著多好啊。”陳小滿奶聲奶氣道:“以後日子會越過越好。”“聽說周掌櫃已經把成衣賣到彆的郡縣,你們明年更忙。”李初元認真道。女人們笑得更高興。“太好了,我們明年還能多攢錢。”“聽她們說百味樓的飯菜好吃得能把舌頭吞下去,我明年存點錢也去嘗嘗。”說起百味樓的飯菜,女人們都期待起來。“給皇帝做菜的廚子,肯定厲害。”“趕緊攢錢吧!明年一起去嘗。”大家越說越起勁。全是對來年的美好期望。陳小滿高興地喊張半仙:“半仙爺爺新年想要什麼禮物嗎?”“我想你多找點帶靈氣的物品,把福地滋養一番。”“明年我讓三哥努力去找。”陳小滿一口答應。“三哥手下有很多乞丐,會找到很多有靈氣的東西,到時候半仙爺爺就能回複得更好啦。”張半仙被她哄得哈哈大笑。以如今的靈氣程度,他滋養個百來年,就能恢複。若是再濃鬱些,恢複時間會大大縮短。陳小滿咧嘴,笑嗬嗬問道:“半仙爺爺你高興嗎?”“高興。”“那我能在福地裡種高粱嗎?”笑容戛然而止。“稻米收成不是很高嗎?”張半仙咳嗽一聲,淡然問道。“稻米要很多水,可是淮河的水快乾了。”陳小滿繼續道:“我們跑了好遠,都沒找到暗河,不能隻依賴稻米。”“高粱是在地裡種的,同樣的水,高粱比稻米要多很多很多。”陳小滿都想好了。高粱原本就比稻米收成高,再把高粱改良種子,肯定能收成更高,這樣能救活更多人。“你就不怕被人察覺不對?”張半仙沉聲道。如今福地的靈氣充足,種點高粱什麼的消耗多少靈氣。甚至會因為救人,讓陳小滿得到更多氣運。可他擔心被有心人發覺。“我有辦法。”陳小滿跟他嘟嘟囔囔好一會兒。在陳小滿的哀求下,張半仙隻得道:“我不幫你種啊。”陳小滿決定自己種高粱。三天就成熟了嘛。過年又不用去學校。從大年初一開始,陳小滿就以煉藥為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直到大年初四她才樂嗬嗬出來。然後就急匆匆要去給縣太爺拜年。老李頭擔憂:“咱平頭百姓,去給縣太爺拜年,縣太爺不會嫌棄吧?”“平常你們去找縣太爺,也沒見你怕縣太爺嫌棄。”周大丫反駁。老李頭縮起脖子:“平時找他都有事兒,過年肯定有很多人去給縣太爺拜年,咱這時候去,不是給縣太爺添亂嗎。”“不是添亂,我給他送祝福去。”陳小滿道。周大丫覺得自家去年跟縣太爺走得近,按理說也該去拜年。她就讓李大寶送李處元和陳小滿過去。還給縣太爺帶了兩隻雞。馬車晃晃悠悠到縣城。過年的縣城比往常還熱鬨。許多人一年到頭都在地裡忙活,趁著過年來縣城轉。從城門口到縣太爺家,比往常多花了一刻鐘。門房瞧見陳小滿和李初元後,把他們帶到一間空屋子等著。“有貴客來了,縣太爺正招待,怕得多等會。”話音才落,屋外傳來一個憤怒的男子聲音:“王大人真要把事做絕?”陳小滿挺直了腰杆,豎起耳朵聽外麵的動靜。王縣令的聲音平靜許多:“我縣城也受災嚴重,實在有心無力。”“你們縣城熱鬨得很呐,我聽說你們縣的稻種收成極高,一畝田能收兩千多斤糧食。”“對,我已經把多餘的糧種交給刺史大人了,難不成刺史大人沒把種給衛大人?”“刺史大人當然給了,可運糧車才進城門,就被那些刁民搶走了!”“你們安陸縣的老百姓得餓成什麼樣了。”陳小滿好像聽出王縣令語氣裡的惋惜。原來縣太爺也會心疼彆的縣老百姓。那縣太爺應該當更大的官。“不說這些沒用的,鳳凰山的東西都被你搶走了,我不計較,如今我隻是來找你買些糧食,你為何不賣?”“我實在沒糧食賣……”“你沒糧食?你糧倉裡裝滿的是什麼?整個郡就你們淮安縣的糧食最多!”陳小滿驚訝。“原來縣太爺一直在裝窮。”李初元“哼”一聲:“不裝窮,會有更多人打糧食的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