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兩儀殿,李淳風很快就過來了,李恪將關於現代的天文學和公曆曆法和現代整合之後的農曆曆法都直接拿了出來,然後交給了李淳風,這是昨天晚上李恪讓人送過來的。
“這些書籍是我的人關於天文學方麵的全部研究了,裡麵有關於太陽和星辰定位等觀測,計算方麵的數據,你可以去求證,裡麵有關於測算這些方麵的數據和方法,裡麵的這兩套曆法,一套曆法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精準計算出來的,我稱之為公曆曆法,而另外一套是整合了傳統陰陽曆法的合曆
“你們太史局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對它的驗證,今年最好就直接投入使用,這兩套曆法驗證之後,大唐將會執行公曆和農曆並行的兩套曆法結構李恪交代道,“如果你們對數據計算不行的話,我給你安排個人,可以輔助你們計算
他懶得去解釋那麼多了,反正自己名下培養了不少數學專家,給他們派過去,足以震懾他們了。
“是李淳風一臉愕然,兩套曆法?
看著手裡麵厚厚的一疊書籍,李淳風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看了,不過最後他還是忍住了。
“你們儘快掌握它的知識,裡麵的一些驗證方法不難,隻是你們之前沒找到相關的方法而已,回去之後儘快測試。除此之外,我會建造一種全新的機械結構,鐘表,用來計算時間。到時候送你們一個李恪微笑著開口道。
鐘表的優勢毋庸置疑,中國傳統的計時方法在計算大時間方麵非常的精準,但是時間單位越小,誤差就越大。
能實際應用在生活當中的計時就越難。
擺鐘的出現可以說從各種方麵都可以推動科技進步,不說彆的,在科學研究火藥等方麵計時,在鑄造鐵器,普及新材料方麵的計時,都需要非常精準的計算。
而普及好時間之後,隻需要記錄下來用時幾分鐘,幾秒就可以了。
中國古代工匠很多方麵傳承很難的原因之一,就有這個火候問題。
“是,那臣告辭了李淳風彎腰行禮道。
李恪點了點頭,示意李淳風可以走了。
……
朝堂上的悲歡和長安城不同,今日的長安城注定又是火爆的一天。
不僅僅是長安城,今日的《大唐周報》走進了長安十六衛駐軍的營地。
十六衛各個校場,所有不執勤的士兵全部都被集合了起來,左武衛校場之一,劉義龍作為折衝都尉今天將他所管轄的這府士兵都集合了起來。
左武衛所統領的折衝府大部分為上府,統領士兵為1200人。
站在點將台上,劉義龍心情激動,今日的報紙是直接送到他這裡來的,殿下一共給送了一百份,他麾下的這些士兵大部分都不識字。
實際上劉義龍雖然識字,讀過兵書,但是整體而言,跟那些出身自大門閥世家的子弟沒法比,但他麾下的校尉等等,那讀過兵書的也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