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時代的局限性和思考(1 / 2)









這樣的結果就導致有部分耕地無法被耕種,雖然百姓總不舍得空著土地,總是要種點什麼,但是無法收成的土地該如何種植?

李恪不由得又想到了小時候,以他自身經曆為例,他們家種五十多畝,接近六十畝,村裡甚至有種一百畝以上的,但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他們並不是都種糧。

李恪老家河套平原,是以小麥為主糧,不種水稻,而他們家五十多畝地,小麥隻有十幾畝。然後就是玉米、葵花、籽瓜這三樣為主的經濟作物。

而不同的作物意味著一點,耕種時間錯開,這就是為什麼李恪小時候,記得他父母從春耕開始,一直忙碌到十月底秋收,耕地,澆最後一次水,然後才能徹底歇下來。

但是如果五十多畝都種小麥的話,其實也能種的過來,現代的耬車每天的播種速度很快,問題是大唐沒法普及現代耬車啊!彆說現代耬車,連古老的漢代流傳下來的耬車都無法普及。

這才是最大的根本問題!曲轅犁現在還沒普及呢!

畜力問題很頭疼……按理說這麼多年,百姓不是不知道畜力的重要性,但依然無法普及的原因很簡單,隔三差五的天災,人都活不下去了,這些牲畜的下場可想而知。

所以每隔一定的年限牲畜就會被滅一次,而想要重新恢複……何其艱難啊。

哎,要麼說屁股決定腦袋呢,李恪以前沒監國的時候,說實話,這些問題他沒怎麼太過於思考,現在監國了才發現,這東西……古代的皇帝,稍微負責點,真特麼不好當啊。

古代的天災真沒那麼好度過,怪不得古代一逢災年就有人造反,這不廢話嗎?活不下去了啊,而且就算是災年過去了,明年回來,該吃的東西都吃了,怎麼種田?

總不能讓他們去山裡抓點鹿來耕田吧?倒也不是不行……不過,算了,這就是開玩笑的。

一個穩定的糧食來源,太特麼重要了!至少在災年的時候,第一時間可以調集糧食過去,百姓沒收成不要緊,隻要他們不至於餓的將牲畜都給殺了,那就有恢複的機會。

連年遭災的概率不高,而且也不可能整個國家連年遭災,有了穩定的糧食來源,就能穩住。

哎,袁老千古啊。

李恪的腦海裡麵浮現了東南亞的地圖,之前胡摯的話又冒了出來。

媽的,林邑和真蠟拿下的重要性太大了,這比東北黑土地都大,畢竟東北黑土地苦寒,那個地方想要徹底改變為糧倉太難,主要是人口上不去,但是林邑和真蠟一年三熟,就要好的多了。

當然,李恪現在有了土豆,也算是一大殺器,但多管齊下自然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李恪還想到了一個辦法。

哎呀!煩死了!

我為什麼要想這些,總感覺有東西從腦子裡麵長出來了。

李恪有些鬱悶,我這回來不是玩的嗎?為什麼要想這些,都特麼怪李泰!

我要是不監國,我能想這些?!

氣死我了!

“田蒙!”

“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