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我說,我上大學需要我姐姐們供我學費?”

那時候是九十年代。

國內普遍經濟還沒有這麼發達。

即便是偶爾有發達的城市,也是南城和這樣的大城市,九十年代的內地小縣城,誰家能有幾間門麵,月入大幾千上萬的,真的是可以方圓幾十裡的富裕戶。

可這樣的富裕戶,卻不願意供一個大學生上學?

潘優鳴不是傻子。

他已經十八歲了。

十八歲的高中生,思想已經無比成熟了,他什麼抖動,甚至於他的思想比自己的父親更先進,更有想法。

看到這樣的兒子,潘建亮支支吾吾半天。

“爸!你告訴我為什麼不願意供用我?”潘優鳴盯著潘建亮不放。

潘建亮沒回答。

他要如何回答?

這是一家四口老的共同商議的。

家裡就這麼一個男孩。

而且這男孩過早的就知道了自己不是親生的,如果這個男孩兒考上大學,混好了,留在外麵,將來以後不回來了。

誰又來管他們四個老人?

那時候的淮中一帶,大部分地區都是老年人年紀大了,由兒子管。

而女兒隻要是嫁出去的,就是彆人家的了,再回來就是親戚。

所謂養兒防老,就是這個意思。

兒子是要給父母摔‘老盆’的,這個兒子要是走了,以後誰來給他摔老盆兒?

那他豈不是這個兒子白白抱養了?

白白的養了十七八年就這樣讓他跑了不成?

“你,你要是上了大學,以後不回來了!我們,我和你媽媽怎麼辦?”潘建亮支支吾吾的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