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南北中三卷(1 / 2)







洪武三十年會試所錄五十一名進士皆是南方人,北方人一名未取,故稱南榜。會試落第北方舉子不服,聯名上疏禮部,狀告主考官翰林學士劉三吾。

因為考官劉三吾自己籍貫是湖南茶陵人,屬於南方人,因此偏私南方人。

太祖便命人複閱落卷,但上呈北方舉子落卷皆文理不佳,並多有犯忌之語。單由此看,似乎是考官們並未有所偏私,著實是北方士子不如南方士子。

然而落第北方士子卻持有不同意見。於是又有人繼續上告,主考官故意以陋卷進呈,仍然是為了偏袒南方舉子。此時又有北方籍貫的官員們聯名上告,請求複查試卷,徹查主考官員。

一時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最終太祖經過深思熟慮,同年五月下旨處理了相關官員。主考翰林學士劉三吾本為當世名儒,名望高隆,也被削去官職,坐罪戍邊。其餘考官中,更有二十餘人被淩遲處死。

時至六月,太祖又親自在奉天殿組織廷試,策試下第舉人。所取六十一人全係北方人,故稱北榜。

從此以後,朝廷春闈便以南北方分別取士。每十人之中,南人取六,北人取四。

在昌順年間,高祖體恤雲貴川等地士子艱辛,增加了中卷。朝廷又將南北卷更細分為南北中三卷。時至今日,便是依了高祖成法:每百人之中,南卷取五十五名,北卷取三十五名,中卷取十名。

謝凡是南直隸應天府人,便是歸在南卷。雖然名額最多,卻也是競爭最激烈。

對於會試這一番分地域錄取,謝凡有些莫名的熟悉感。既覺意料之外,又覺情理之中。

謝凡無數次在心中碎碎念:“熟悉的配方,原來的味道。這明朝也有地域歧視和地域保護。越看越覺得和前世一樣。

哎,房價也好,考試名額按照戶籍分配也好。我都穿越重活一輩子了,這個世界怎麽一點進步都沒有!”

吐槽歸吐槽,謝凡也隻能默默接受現實。

他轉念一想:“也不對,我是回到明代了。封建王朝比社會主義國家落後才是正常情況。點背不能怪社會,逆天改命,隻能靠自己。”

一通胡思亂想之後,謝凡想起自己已經許久不曾用功讀書。

鄉試之後自己先是休養調節了一陣。中舉之後,親朋好友紛紛道賀,自己又忙於應酬。再之後離家趕考,沿途風光旖旎,自己更是忙著遊覽,書籍都已經蒙塵。

臨行前謝凡便買了好些《會試錄》專門複習備考。此時安頓下來便拿出書本來讀。

《會試錄》與《鄉試錄》類似。由主考官做前序,副考官做後序。亦會載明考試時間、考官、參試與考中人數,考題以及取中文章的評價。

謝凡在看文章之前,先將前三科會試報考人數與取中人數計算了一番。

往上三科會試中,前兩科所錄取人數皆是三百名。隻上一科,丙戌會試是“皇上龍飛第一科”,所錄人數更多,有三百五十名。

而這三科,報名參加的舉子人數都頗為穩定,皆是三千餘人。

謝凡估計了一下會試錄取率:“綜合來看,大概就是百分之十。今科因為去年有鄉試,人數應該比丙戌年更多些。”

心中不禁感歎起來:“哎,我又沒趕上好時候。恐怕這科錄取率是不到百分之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