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窮翰林(1 / 2)







依照明製,文官武將一品至四品為緋袍,五品至七品為青袍,八品至九品為綠袍。

官袍上,前後各縫有一塊,正方形織錦。其上繡有禽獸圖案,名叫“補子”。所以官服也稱為“補服”。

而文武官員官袍上補子圖案又按照品級有所不同:

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鸂(xi)鶒(chi);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

武將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老虎;四品繪豹子;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故而文武官員被合稱為“衣冠禽獸”。

此外官員公服又配有烏紗帽、團領衫、束帶。

束帶亦是按照品級各有不同:一品為玉,二品為花犀,三品金鈒(sà)花,四品素金,五品銀鈒花,六品與七品為素銀,八品與九品為烏角。

謝凡授官為從七品翰林院檢討,所以謝凡從織造館所得官袍為青袍,其上繡鸂鶒補子,又有一條素銀束帶。

福順與顧三郎一道,將自家少爺一身簇新行頭,珍而重之,一路捧回了孝順胡同小四合院中。

連同著尤廚子,四人圍攏著打開包袱。隻見青色官袍精美華麗,鸂鶒補子五彩斑斕,素銀束帶光華燦爛。

謝家從十八輩祖宗起便不曾出過正兒八經官員。謝凡雖也見過上峰師長身著官袍,卻是第一次親手觸碰官員公服。

至於福順、顧三郎、尤廚子三人,更是貧苦出身。何曾湊近見過這樣周正衣裳、體麵穿戴,簡直不敢伸手觸摸。尤其尤廚子,連連說自己手指頭有老繭,粗糙得很,怕把這好絲綢料子給掛勾絲了。

於是四人圍著謝凡公服,攏成一圈,連連讚歎。

“隻可惜我這老破小實在是太寒磣,環境太差配不上好東西了是。”謝凡讚歎之餘,環顧自己這小小房舍,又不禁有些感歎。

一眾庶吉士約定散館後,借用劉放家宅院,合夥宴請館師高大人。此後大家再各奔東西,或留館翰林院,或奔赴六部,亦或遠走外地,走馬上任。

從此以後,謝凡便正經是從七品翰林院檢討。在收到公服一陣興奮之後,謝凡睡前又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謝凡想到自己此時已經年過廿歲,仍然未娶妻。溧水家中來信,除去寒暄問候,便是祖父祖母不斷催促詢問婚事。甚至多次提出替謝凡在家鄉定親。

謝凡一直借口館課繁忙,蒙混過關。如今正經授官,卻是難以再拖下去了。

“可是這小小四合院,我們四個單身漢住著倒還可以將就。若是娶妻,妻子當然和我住一個屋子。但是妻子家裏恐怕也要陪嫁丫鬟家人過來。

哪怕娘家沒有陪嫁人過來,總也要有個女的照顧妻子起居。總不能讓福順和顧三郎照顧年輕女子。

不提將來要是有了孩子,單成親了家裏起碼要多兩三個人。

還有福順和三郎,也都是二十郎當歲大小夥子。總也要成親的,以後可怎麽住得下。”

謝凡不禁又憂愁起來。為了成親,為了全家,總得再置換個體麵寬敞些宅院。

“可是京城這房價,寫《西遊記》賺的銀子補貼生活倒是夠了。置換房子卻還差得遠。

孫大人做了這麽些年翰林官,也沒買得起房子,還在租房。靠俸祿是真不夠。還得想法子補貼家用。

窮翰林、窮翰林,說起來清貴好聽,可是真的好窮啊。要是外放做縣官、州官就好了。能住在衙門後宅,省下挺大一筆房租。”

此後謝凡又擔心起明日宴飲,眾人飲酒興起,說不好又會作詩。可是此時也不知道會以什麽主題作詩,準備都沒法準備。隻好明日見機行事。

思來想去,都無法一時解決。倒也不影響睡眠,謝凡照舊睡得十分香甜。

次日宴席,眾人依舊以劉放為首。

寒暄已畢,高大人與眾人都已落座。劉放當先起身,吟誦祝酒辭令,領著眾人一道向高大人舉杯致敬。

謝凡照舊從眾,亦步亦趨。也沒聽太明白劉放祝酒具體說了些什麽,隻是眾人都在喝彩叫好,謝凡也照做。再向高大人遙遙舉杯敬酒。

表麵功夫做完,謝凡照舊開始乾飯。人多應酬時候,他向來算不得活潑積極。又因為謝凡在庶吉士中並不出眾,以往倒也無人打擾。

因著是庶吉士一同感謝館師,所以此次席麵頗為整齊體麵,有四碟果子、四碟小菜,四碟熱菜:

果子是:一碟鹽醃葡萄乾、一碟密雲紅李、一碟杏子果脯、一碟山楂軟糕。

小菜是:一碟燒魚頭、一碟糟鴨信、一碟風雞肉、一碟鹵鵝掌。

熱菜有:一碟大蔥爆炒的羔羊肉、一碟細切的油鹵豬蹄膀、一碟肥肥的貫腸、一碟裂破頭高裝肉包子。

更有好幾壇子西洋來得葡萄美酒。隻是謝凡向來量淺,心想:“現在葡萄酒倒是難得,隻是我今日無福消受了。”

不過眾人推杯換盞之間,居然也有人上前,向謝凡敬酒。倒是把專心吃蔥爆羊肉的謝凡嚇了一跳。

但是都是同科庶吉士,謝凡當然得禮貌飲下。

聽著幾人道賀之詞,謝凡總算是明白。敬酒幾人皆是祝賀謝凡留館,得以授官翰林院檢討。

可惜得非所願,謝凡更想外放做官。隻是時人皆是看重京官,看輕外官。謝凡也不能“得了便宜賣乖”。所以隻好禮貌應承下來。

就這般,三三兩兩,謝凡連飲了幾盞葡萄酒。也免不了有些醉酒頭暈,又開始混混沉沉起來。

正在謝凡頭昏腦脹之際,他最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

庶吉士為朝廷未來棟梁,前途無量。高大人作為眾人館師,此後與眾人皆有師徒情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而然對著眾人好一番勸勉鼓舞。

眾位庶吉士也是躊躇滿誌,豪情萬丈。氣氛正好,便又有人提議賦詩一首。自古“詩言誌,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文人雅士,每逢盛事,便喜揮毫潑墨,以求流傳天下,載譽千古。

此言一出,劉放果然連連點頭稱是。立刻招呼家人送上紙筆,請眾人作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