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鐵杵(1 / 2)

開封府胥吏 舊山 1781 字 1個月前




兩個老人去世了,自殺,溺亡。

唯一讓他們自殺的理由,就是即將失業的可能。

而斷絕他們“再就業”的人,似乎就是衛昶。

站在凶案現場,衛昶聽著老熟人韓仁傑的敘述,腦海中不斷閃過這二老在身旁喋喋不休的情形。

多日未見韓仁傑,這老兄健朗如昔。之前在衛昶家出事,韓仁傑並沒有表現出特彆的關心,就如其他同僚一樣簡單微問幾句。

對此衛昶倒是沒有介意過,畢竟他自己跟人家也沒有那麼親切。但今日再見韓仁傑,對方卻表現的異乎尋常的友好,仿佛二人是結義兄弟一般。

這種案件現場的勘探,其實用不著衛昶這個左廳文吏。

但是這兩個老者的死,衛昶難辭其咎。如果他沒有從開封府界提點司偏門溜走,兩個老者也就隨他回南衙了,大抵是不至於尋短見的。

所以當消息傳來,衛昶主動請纓來探查一下,推官呂公孺說了句:“你應該去!”

仵作很快就驗清楚了死因,沒有什麼猶疑。他們都是孤寡老人,沒有什麼親屬,對於東京城內這種死者,入殮事宜由朝廷的漏澤園負責。

按照常理,他們這種老人本可以在居養院中頤養天年,不必做工養活自己。可是這二老偏偏就是用汗水換吃喝,現在想來,何苦啊。

但是這次開封府從自家公使錢中拿出一些給他們二老處理喪事,衛昶在這筆錢的基礎上又添置了一些,同時也儘可能的出力。

這些也並沒有讓他的心裡舒服一些,他釋懷不了。

自殺雖然隻是推斷,卻是最大的可能,這二老與人無冤無仇,更不涉及誰的利益,完全沒有被謀殺的可能。如果像當初魏翀那樣被滅口,似乎也不該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

這次嘛,比普通案子還是要緊張一點的。

所以東京城內的城狐社鼠依舊受到了不小的壓力,南衙在尋找一個目擊證人,能為自殺的推斷提供有力的支持。

黃龍幫吳嵩看著眼前的手下人不住的唉聲歎氣,很不耐煩的喝罵了兩句。作為東京城內數一數二的幫會頭目,他自認為在民間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身邊人這唉聲歎氣的行為讓他覺得顏麵無光。

吳嵩的老大是右軍巡院的一個老胥吏崔淮,與韓仁傑和八隻手的情況不同,崔淮對於自己手下還算庇護,尤其是涉及到吳嵩的事兒,崔淮都很願意出力。

所以他們這個幫派在城內混得還不錯,吳嵩跟崔淮的感情也不錯。這次老大下令讓他們暗中找到能證明二老是自殺的人證,這樣崔淮在右軍巡使麵前才能更進一步。

找到人證可以幫到自己老大,這點吳嵩很清楚,可是問題是找不到啊?黃龍幫上上下下都把人撒下去,東京城內他們可以去的地方都轉了十幾回,一點消息都沒有。

愁啊!

街道司的消息再度傳來,這次更具體了。街道司確實是有灑掃街道的職責,但他們不是每條大街小巷到去打掃,更不會每時每刻都在做衛生工作,所以南衙自己還是要準備自行灑掃門前。

兩個老人的擔心,是多餘的。

聽到消息的衛昶苦笑了兩下,何苦啊!

不久後衛昶知道了一個消息,原來這二老根本不知道大宋朝還有居養院、福田院一類的所在,他們不是要強才自食其力,而是不知道除了做工還有彆的方法活下去!

同僚看向衛昶的眼神多有些異樣神色,但終究沒有對他說出什麼……

至於南衙這邊還要雇傭人打掃門前,上官們沒人著急,但是馮七郎卻實實在在的關心著。如果無人打掃,那他們這些門吏就要承擔這份工作。

不久後一個年輕人來府衙求職,年輕人姓史家裡行大,聲稱與家人在這附近經營一個不大的攤子,專賣瓠羹。自己無法在門前常駐,但可以在白天每隔一個時辰就來南衙打掃前後門一次。

本來上官們都不關心的事兒,隨著史大郎的到來變得不一樣。南衙對於他做了詳細調查,史家人是東京城的本地戶,最早可以查到後周時期。此事甚至於連包府尹都親自指揮調查。

呂推官在簽廳給府尹彙報調查結果的時候,衛昶也在。

起初他還有些奇怪,日理萬機的府尹怎麼會管到這種小事。隨即就想明白了,如果兩個老者是被殺的,那麼殺他們最可能的理由,就是頂替兩人趁機打入南衙。

也許從二老的死訊剛傳來開始,府尹就已經有此揣測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