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勇者不懼(1 / 2)

開封府胥吏 舊山 1513 字 1個月前




黃龍幫頭目吳崇上次找自殺案目擊者的任務失敗了。

彼時他甚至想用錢雇傭兩個閒漢作偽證。幸好,吳崇不是一個擅作主張的人,所以他在行動之前向老大崔淮請示了一下,被罵了一通後此計作罷了。

崔淮的憤怒不是沒道理的,找兩個假證人,一旦被發現吃不了兜著走,甚至連兩個老人的死都要算到他們頭上……

其實最初吳崇心裡也是很想要去南衙做個胥吏的,這樣的想法也不難理解呢,畢竟在很多人心中,官府的身份確實能帶來一種特殊的尊嚴和榮耀感。雖然胥吏的身份可能低微,收入也不算多,但那種被百姓尊敬和仰望的感覺,確實讓人心動。

那身皂衣白袍仿佛有一種魔力,讓凶狠的潑皮都乖乖俯首聽命。而崔淮那樣的人,能夠聚集一批忠誠的兄弟,在東京城內逐漸擴大勢力,確實威風八麵。吳崇這個鄉間潑皮出身如何能不羨慕。

奈何南衙胥吏也是要經過考核的,吳崇大字不識實在沒辦法當差,他也就隻能混跡於市井了。

每日的夜市南衙都會派人來回逡巡,以備不測。這個任務通常是由廂吏和左右軍巡院派人完成,今夜崔淮也來此地當差,吳崇在家無事想來看看能否幫上老大一些忙。

就在此時,撤退的衛傑一行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倒不是覺得衛傑可疑,鐵山幾人的行動有些不對勁。他們緊緊跟隨衛傑,眼神閃爍,似乎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開始懷疑他們是否打算對衛傑不利,是要趁機劫掠?

想到此處吳崇興奮了起來就此悄悄跟在後麵,他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的身手,所以未想過行俠仗義。他隻是想親眼目睹犯罪過程,在日後開封府抓捕嫌犯的時候,自己能幫老大崔淮做個證人,讓崔淮能立功得賞。

可惜,吳崇隻知道自己的身手一般,卻不知道自己一般到連跟蹤都是個問題,沒多久他就被鐵山掐著脖子按倒到了牆上,後腦受到撞擊之後吳崇就此暈了過去。

有點像壁咚,腦震蕩的那種。

此時衛傑早已不見身影,他去聽取鐵杵的彙報。

這邊鐵山剛要警告吳崇幾句,見對方沒反應還以為自己鬨出了人命。試過脈搏之後心下才稍安。

那邊,一個在東京城內遊蕩好久的外地潑皮盯上了假諒祚二號,富貴小公子獨自遊東京,難得一見的小肥羊怎麼能放過。

此時是仁宗年間,按照通常的說法是太平盛世。不可否認宋仁宗是一個好皇帝,幾千年曆史中名聲比他好的帝王不多。但是所謂“太平盛世”,並不是當時每個大宋百姓都可以享受到的。

世界上一直都有不美好的地方存在,從來都是。所謂“聖君”、“明君”所能做的也僅僅是將一切不美好儘量壓縮在一個個角落中,僅此而已。

這個外地潑皮,就是從那樣一個不美好的地方出生,在另一個不美好的地方長大。

所以,他的命運注定就是與這個太平盛世不相關。即便此刻身處天下繁華第一的東京城,身邊的一切都在告訴他,這裡不屬於他,他不屬於這裡。

此人做過掠賣者,也做過山賊。所以綁票的事兒還是很有心得的,見到南衙公人巡街,他隻做普通人懶懶散散的在夜市裡遊蕩者,偶爾在攤販那裡問問價,眼睛時不時朝假諒祚那裡看看。

見到對方朝僻靜處走去,他也搖搖晃晃跟了上去,而本來跟著假諒祚的耶律健卻停止了腳步。

之前說過,耶律健初見嵬名諒祚(李諒祚)的時候,就是因為見他襆頭之下沒有鬢角才察覺有異進而探知其身份。而這兩個假諒祚生長於漢地,平日都是漢家衣冠而非髡發,所以他們襆頭之下都可以清晰看到鬢角。

隻這一點,足以引起耶律健的警覺。

這是李岐山的疏忽,也是耶律健的幸運。

當意識到假諒祚的存在,他就知道那是個魚餌,隻是不知道這餌為誰而下。

按道理此刻的耶律健該走了,至少撤出眼前的陷阱範圍,但是他心裡清楚如果走了,這一輩子也許都不會再有一個機會,能讓他影響到一國國運,甚至是幾國的國運。

對於血氣方剛的他來說,機遇、功業、榮耀都太有吸引力了。

“隻有他一個人?”看著被綁縛的潑皮,嵬名諒祚(李諒祚)一臉不可置信的問。

一旁李岐山躬身施禮,垂首回道:“確實是隻有他一人,此人自稱是想綁架陛下勒索一番,並不知陛下真實身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