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親人沒有隔夜仇 (1 / 2)







「我今天要演唱的歌曲是,《父親寫的散文詩》。」

一瞬間,

網上不少熱心網友發出了質疑:陳明不是孤兒嗎?哪來的父親??

不隻是網友,

雲城熟悉陳明的人都愣住了。

陳明從小就在孤兒院長大,期間根本沒有親人領養或者認親。

可萬萬沒想到,

陳明居然寫了一首關於父親的歌。

吉他聲輕輕彈響。

陳明沒有解釋。

昨天之後,

陳明心裡想的都是父母。

而且,陳明一直覺得,歌曲應當具備某種特殊的力量。

當每一首歌承載的力量宣泄而出的時候,應該會影響到現實生活。

作為童然和杜可可的朋友,陳明不希望她和父親一直鬨僵。

正因如此,

陳明想把這首歌唱給杜可可,也唱給杜平安。

◤一九八四年

莊稼還沒收割完

女兒躺在我懷裡 睡得那麼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 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縫紉機的踏板◢

華國的發展雖然和平,但並不是一直富裕。

他們也經歷過全民貧困的時代!

甚至,他們比那時候的中國更苦。

即便是今天,

華國繁榮的背後依舊隱藏著不少貧困孱弱。

他們是想要跟上時代,卻又被時代拋棄的人

這首歌的副歌前麵,代入的是父親的第一視角。

而恰好的是,

陳明的嗓音非常適合這種敘事般的唱法。

一瞬間,

無數人被陳明的歌聲帶回了那個貧困的時代。

「窮怕了!」

「我爸小時候還吃過樹皮呢。」

「那個年代,家裡有縫紉機,可是大戶人家了!」

「別說,我小時候真看過露天電影,蚊子叮的厲害。」

一條條彈幕刷過。

憶苦思甜!

正因經歷過窮苦的年代,才更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不需要為溫飽發愁。

吉他聲很平淡。

陳明的歌聲也很平淡。

但這也是歌曲的魅力!

平淡中見證偉大!

另一邊,

童然和杜可可在房間內看著陳明的表演。

忽然間,

杜可可覺得這首歌是寫給她的。

她一直都覺得杜平安沒出息,不僅留不住媽媽,而且還沒錢供自己讀藝術類大學。

為此,

她和杜平安吵過很多次。

隻不過,

這幾年沒有回家,基本也沒有再吵過了。

就在前幾天,童然告訴她把杜平安接到了京都,她一下子慌了神,她不想讓她爸知道她在唱歌,更不想讓童然知道她家是務農。

虛榮心也好,

好麵子也罷。

她不想童然看低她。

很快,

高潮部分換成了女兒的視角,而歌詞仿佛是日記本上一頁頁的字跡,看似潦草,但記載了父親的一生。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幾十年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個影子◢

父愛和母愛最大的不同,便是父愛不明顯。

很多人的父親不會寫散文詩,甚至連日記都不會寫。

更甚至,

他們連普通話都說不好,每次開口都帶一股濃濃的方言口音,生怕別人聽不出他是哪裡人。

但就是這個普通的父親,撐起了整個家。

往往,

父親不會說愛你,隻會在一些時候訓斥你,告誡你。

如果他們跟不上時代的潮流,說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忠告,請不要厭煩,因為他們沒時間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

他們的時間,都用在你的成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