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帶發修何行(1 / 2)







話說賈府的這園子,</P>

不日就要完工,</P>

隻見園內的那處處景觀,無非亭台樓榭、佛庵庭院,繁花名木、鶴鳴鹿啼,雅中有俗,靜中寓動的經典布置。</P>

這座園子,原為供賈府的貴妃元春省親時遊玩之用。所以建造得自然富麗堂皇。</P>

隻見要緊處,就有曲徑通幽、有鳳來儀、紅香綠玉等。</P>

單說這“曲徑通幽”,出自“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那句著名的唐人詩句;</P>

而迎南大門的一座用太湖石疊砌而成的假山,正體現著中國古典園林“開門見山”的文化特色。</P>

“曲徑通幽”的寓意,正是隻有沿妙道曲徑蜿蜒穿洞而過,方能領悟園中幽雅景致。這無儘的文化寓意中,無疑又藝術地運用了“深藏不露”的高妙手法。</P>

但見那“有鳳來儀”、“紅香綠玉”分列兩旁,一時也無法細看。隻見中心湖對岸的主樓,建築宏偉瑰麗,正殿兩邊的東西配樓拱衛左右,整個院落充滿了華貴氣派。</P>

“又得糟蹋多少銀子!”</P>

想當初江南甄家哪個不知,單接駕就接了四次。何等風光!</P>

可是又怎麼樣了呢?</P>

話說妙玉本是蘇州人氏。祖上是讀書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在姑蘇石觀音殿入了替身,也不甚中用,想來人事也是有限的,就自己隨了觀世音入了空門。</P>

結果,病倒好了。</P>

如今年才十八歲,法名——</P>

妙玉。</P>

這妙玉自小讀書,聰慧伶俐,文墨極通。跟隨師傅出家後,連經文也是無師自通,竟自不用另學,倒省了師傅妙莊不少力氣。</P>

妙玉人聰慧不說,</P>

這模樣長得又是極好。</P>

沒想到幾年前,妙玉的家裡出了大事。於是也就斷了和家人的聯係,去那無人處,帶發修行。</P>

這帶發修行,原是那些信佛弟子,有人因緣不成熟,或有家室、或不堪僧眾清寂,不能儘一生而去出家。</P>

故有“帶發修行”一途,即出家修行不在一世,而是出家之期,可三日、七日、一月、三月、半年、三年等,在寺院過一段相對寧靜的日子,邊整理、充實自己,邊修學佛法、積福積德,此中功德利益,實難以言語衡量。</P>

那些帶發修行者,一般在寺院內,與正式出家人的日常生活,已是一樣的。</P>

妙玉的帶發修行,卻彆因一份緣故。</P>

隻因妙玉入廟時,原是為體弱多病,這才入廟清修些時日。按妙玉父母家人的意思,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的法子,並不是長久的打算。</P>

帶發修行是皈依佛門的一種。</P>

一般來講,剃發為出家的一個神聖儀式,需要從此六根清淨,不念世俗。</P>

而帶發修行者,雖同樣已皈依佛門,卻仍對世俗有著很深的眷戀,隻是內心的皈依,卻無法脫離世俗生活。</P>

帶發修行的,一般是女眾善知識,</P>

在寺廟裡隨出家的尼姑一樣行事。</P>

每日除了吃齋念佛,</P>

就是打坐,</P>

也有帶發修行的,</P>

是在家居士,以居士身份修行,</P>

隻因煩惱未除、六根不淨,</P>

隻好先帶發修,</P>

等修行到相當深度,</P>

不為五欲所動時,</P>

才可以落發出家。</P>

一旦落發,</P>

就有出家人的嚴格戒律,</P>

內心純淨,</P>

毫無染分。</P>

帶發修行者雖然可以不進行剃度,但仍要遵守部分佛門戒律,比如這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P>

妙玉從帶發修行開始,其實早就有徹底皈依佛門的打算,並沒有給自己還留了一條還俗的後路。</P>

隻是師傅也說了,這剃度出家,也是要看緣分的。當初六祖慧能,於五祖處都沒成就這樣的善果。</P>

妙玉也是塵緣未了之人。</P>

隻因最近,聽聞京城中有觀音遺跡,並貝葉遺文出現,去年師徒二人才上來。現正在西門外的牟尼庵住著。</P>

你道這觀音遺跡是啥?</P>

原來是妙玉在老家姑蘇城時,因體弱多病,遂拜了姑蘇石觀音殿的正堂法身,以居士身吃齋念佛。</P>

這觀音殿位於虎丘山門內,千人石西、冷香閣北,又名應夢觀音殿。</P>

原來這觀音殿建於北宋熙寧七年,距今已近千年,雖屢毀屢建,建築基址也算保存完整。又因其基礎及“四圍石壁”為武康石建築,而又被後世界稱之為石觀音殿。</P>

這妙玉跟隨師傅,</P>

天天念佛打坐,</P>

竟是如前世生就的佛子一般,</P>

聞經即心生歡喜!</P>

這幾年裡,就把金剛經、法華經、楞嚴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等佛教經典一一讀來,不覺就越來越喜歡,乾脆入了空門,師傅因她特彆喜歡觀世音菩薩的法身和願力,於是就賜其名為:</P>

“妙玉”</P>

如今京城裡,妙玉和師傅聽說,竟也照著姑蘇石觀音殿的樣子放大,起了一座“大觀音殿”!</P>

而這貝葉遺文,正是新起得大觀音殿的鎮殿之寶。這件寶物更是大有來曆,正是《法華經》流失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詞。</P>

在諸多佛經中,</P>

這部經書,</P>

是釋迦牟尼佛陀晚年所說,</P>

並且佛陀在這部經中</P>

提出了一個觀點,</P>

那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佛。</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