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利國利民(1 / 2)






盛大的文武科舉結束了,由此造就了一批新時代的好青年們……

不過這些好青年到底誰日後會成為國家的棟梁,這個誰又能說得清呢。

由於改革,此次選出來的武生們多是戰鬥勇猛,但大字不認得一個的糙漢。

反正朱由檢先前就已經發話,說殿試之後他們不能直接授職,需要在軍事學院學習一段時間。

武生們多聽聞朝廷改革武舉,重視武人才會腦子一熱的來參加,很多人在來的時候也沒抱多大希望,以前那些可笑荒唐的武舉都要先試八股,又不是沒見過。

包括徐庶器和戚家三個小輩在內的武生們一路過關斬將,這時候連殿試都過了才反應過來不能直接授職的事兒。

有不少人一下子就懵了,這到底是要學什麼玩意兒?

最簡單的,武夫們雖然對文化程度要求不高,但起碼韜略和最基本的兵法你也要學學。

當然,還要接受一番思想改造……

現在這個時候,朱由檢總算是明白後世那個黃埔軍校的舉動到底是有多麼英明。

這玩意培養出來的,一批批那可都是絕對的嫡係!

武生們都已經入學,就連武狀元徐庶器在家放了個三天的小長假之後,都已經帶著鋪蓋告彆媳婦兒和老娘去上學了。

可是文舉人們呢,自然不能讓他們再回去讀書。

說起來,最近這朱由檢殺的官員不可謂不多,許多衙門的位置都是懸空著。

雖然沒什麼大礙,但偌大個大明,總還是要人協助自己管理的,不然搞科舉這玩意乾嘛。

丙戍科文舉狀元為夏克立,這個夏克立和他爹在曆史上對大明都是忠心耿耿,朱由檢本人對他是非常有好感的。

一般來說,文舉狀元是個有九個都是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基本各授翰林院編修,這是成規。

至於其餘諸進士,則會再令他們延期入京參加朝考,主要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彆授各部主事、知縣等官。

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以及各種繁瑣的成規。

有明一代,由於文士頗多,殿試後等待候補卻終身不得官者並不少見!

被點為庶吉士的舉人,算是得到了一個相對比較清閒的職務,不僅可以繼續學習詩詞書法,而且會在翰林院內特設的庶常館當職。

本著不養閒人的目的,這些被點為庶吉士的舉人們進入大明政治學院經過為期十五天的思想改造之後。

成績優良就可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等職。

其餘稍微菜一點的,則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這種雖然也是官職,但很多京內士子都不想去,原因自是道路偏遠、奔波勞累等。

對時下的朱由檢來說,這些成規授予的職務都是屁用沒有,並不能對大明內外各種形勢起到什麼幫襯的效果。

說來也是,你選來選去搞了半天,整出一堆寫書法學詩詞的官員要來什麼用,既不能給你出謀劃策,又不能分派到各地維持局麵。

對於這種智障一般的成規,朱由檢自然要改。

文舉狀元夏克立被直接授予從七品的中書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