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大明也有望遠鏡(1 / 2)







孫耀琦年幼時,家道尚且殷實。

不過當時江南流行結黨,複社學子到處抓人入社,宣講經義。

孫耀琦無心結黨,又因此遭受複社報複,無法專心研究,便與父母商議後決定遷居長安虎丘山畔。

據說這個孫耀琦自幼聰穎異常,十三歲時歲即考入吳江縣鄉學,人稱神童……

錦衣衛還查到,他不僅研究古史經驗,從西方傳入的數學知識,探討測量、算指、幾何之法更是他主要學習的方向。

除此之外,他還精於器械製造!

“這是個人才啊……”

看完折子之後,朱由檢沒有急著去召見孫耀琦,他在等一個消息。

幾日之後,幾匹快馬分批入京,將幾道折子呈到禦前。

折子上對於孫耀琦此人有一個評價。

“那便是精於測量,凡有所製,時人服其奇巧也!”

除此之外,東廠還查到,孫耀琦為了校準自鳴鐘,在十四歲那年與家人研究製造了一種名為“自然晷”的儀器。

這種儀器有點超前,甚至還可以根據日影定時刻!

起初很多人隻是抱著不用白不用的想法,然而經過吳縣百姓的多年使用後證明,以之判定時刻,十分準確且誤差極小。

此後,年僅二十歲的孫耀琦一時之間聲名鵲起,直到如今被錦衣衛和東廠發現,將他推薦給朱由檢。

……

翌日!

西安。

“以年彆者老少花,以地分者遠近光,文玉,你可真神了!”

“我怎麼就看不明白了,怎麼這麼難的東西,總是能讓你給琢磨出來?”

在一所茅屋內,文根生與孫耀琦相互對坐。

文根生也是自幼鑽研鏡片的製作之法,杭州城眼鏡商行的東家文安正,正是他的父親!

這文家乃是西安,甚至整個陝西都有名的眼鏡世家。

此時,孫耀琦桌上擺滿了各種鏡片的半成品,屋中也是雜亂不堪。

但他卻異常高興,頭也不抬的說道。

“自偽元以來,眼鏡就已經傳入中原,但現有鏡片根本無法磨片對光,朝廷對此也不甚重視,製造工藝極其複雜落後,而且非常昂貴。”

“即便是用此等落後工藝造出來的粗劣眼鏡,尋常患有眼疾之人,便是傾家蕩產亦實難買到一副。”

說到這裡,孫耀琦有些氣憤,“這是我自己製作的鏡片,比那些昂貴的更加好用。”

“雖然還粗糙了些,需要改進,不過卻能使患有眼疾的人真正減輕痛苦。”

孫耀琦年輕時就到杭州去學習製鏡技術,在茅草屋自修之時又接受了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傳入的幾何、物理等科學知識。

經過自己製作眼鏡的實踐積累和探索,孫耀琦終於在兩年前掌握了“磨片對光”技術。

他創造性地用水晶材料磨製成鏡片,還自己發明了磨製鏡片的牽陀車。

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文家在資金方麵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