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駙馬去遼東(1 / 2)







聽湯若望這玄而又玄的說法,張世澤一臉狐疑。

完全沒留意湯若望進獻的這刺刀和飛雷營有什麼關係。

不過湯若望也沒再解釋,從南懷仁手裡接過一杆歐洲正兒八經的火槍。

在張世澤和畢懋康等人震驚的眼神中,居然就這麼直接扣上去了……

“這…這是怎麼辦到的?”張世澤上前看著上了刺刀的火槍,有些不可置信。

畢懋康和焦勖兩人上前搶過火槍,眼毛精光的嘖嘖稱奇。

“這工藝不一般!竟能如此精準的環環相扣,老夫不及啊!”

“陛下,這種刺刀若是投入生產,裝配到火槍之上,大明就的火槍手就能專門成軍了啊!”

“陛下,這是天公賜寶,天公賜寶啊!!”

畢懋康和焦勖越說越邪乎,不過張世澤驚訝過後也還是有些不信。

這小匕首就算放到火槍前麵,怕也還是拚不過正兒八經的戰兵。

朱由檢一直沒吭聲,原因早在一旁愣住了。

刺刀,這東西還有什麼爭的?

趕緊給朕加大生產,能抄的能借鑒的就先搞出來,等用上了再自己慢慢改造!

實際上,朱由檢發現,不僅地雷、燃燒彈、手雷、水雷等一些近現代的武器能在明代找到雛形。

便是這神器刺刀,早在近兩百多年前的永景泰年間就已經出現!

大明朝相比後世閉關鎖國的韃清,那是真的牛逼,要是再有人拿專防倭寇的海禁來說事兒,朕直接一板磚糊他臉上。

這點玩意兒和韃清康麻子的所謂“奇技淫巧”一比,那還算個事兒?

韃清鎖國那是真的鎖國,大明海禁,那也是真的海禁。

大明朝往往是上頭在海禁,底下卻在緊倒騰,可是一點沒少發展,直到這明末內憂外患的局麵,才停滯不前。

《大明會典》記載,景泰二年,世界上首次出現了類似刺刀的兵器,自然還是在大明被發明出來。

當時的朝廷,為了適應逐漸增長的邊防壓力,匠戶遂開始在火銃上安裝矛頭。

從而將火槍與長矛的性能融於一身,其意用於刺殺。

北方明軍一度普遍裝配,戲稱之為——“快槍”。

不過朱由檢看了匠戶找來的景泰年間餘留快槍,發現還是和自己印象中的刺刀遠遠不足。

畢竟太早了,很多技術還不完善。

這種快槍為什麼叫快槍呢,因為當時的明軍都覺得他放的快,戳的也快……

那個時候的火銃包括現在的火銃,多隻能發射一輪,而且換藥步驟比現在更加繁瑣,需要時間更長。

戰時若非大規模的兵團作戰,有其它部隊掩護的話,敵軍是不會給你機會從容釋放第二輪的。

所以當時的明軍發現,火銃隻能放一輪,就得端著火銃上去拚刺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