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1 / 2)









:[]

劉焉與董扶密謀後的次日清晨,李素一大早就收拾停當,準備去劉焉府上拜會。

他沒有帶關羽,隻是帶了劉頓等幾個親兵作為隨從,幫忙提些見麵禮。

劉頓是烏桓人,原先沒來過雒陽,這次是第一次有機會提著禮物去九卿府上,他心中也與有榮焉。

儘管他隻是跑腿的。

“李先生真是大才啊,主公離京的時候,什麼人脈都沒留下,隻留了些錢。李先生居然短短五六日,便打開那麼大局麵。上次送拜帖時,還說三天後才見,昨兒居然還主動回訪,說可以提前一天,這是多大的麵子啊。”

劉頓挑著禮物,看著劉焉府門前其他排隊等候的訪客,一股驕傲油然而生。

李先生能夠插隊!那就說明李先生受太常卿的賞識,壓過了這些排隊的人!

而且,之前李素主動預約時,對方答應的是午後拜訪,顯然是不打算留李素在府上吃飯了。後來劉焉府上的仆人卻通知改在辰時,這明顯是要留人吃早飯了。

區區一介外州的功曹書佐、比三百石的小官,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李素領著劉頓剛進府門,背後就傳來幾聲等候者的怨念吐槽:“什麼?這等寒酸之人,竟受太常如此殊遇,太常便是為了見此人,才更該約期的麼?”

“唉,害我們都得多等一刻鐘。”

……

劉焉位列九卿,除了最頂層那些秩萬石的三公、大將軍、大司馬之外,再下來就輪到他了。

所以,在其他排隊者的羨慕目光中,走進府邸之後,李素立刻就感受到了一股嚴謹肅穆的氛圍。連旁邊的管事也暗示他注意一點,免得失禮,李素的隨從親兵更是噤若寒蟬。

李素打起十二分精神,把上輩子待人接物的本能反應全部調動起來。

太常卿執掌整個國家的宗廟社稷祭祀禮法,大致相當於後世的禮部。(禮部多一個科舉管理權,理論上更重要。但漢朝的太常也兼管太學)

所以劉焉的府邸談不上奢華,但每一處裝飾細節都很肅穆大氣。

走到正堂,遠遠看見劉焉端坐,李素立刻上去行禮:“卑職拜見太常,得蒙賜見,聆聽教誨,何幸之至。”

劉焉道貌岸然,一臉的和藹莊重,完全是個和藹老者形象:“不必多禮,曹孟德書中所言,我已儘知,你與那劉備,倒也算是天性忠義,璞玉未琢。”

李素:“不敢當太常讚譽。”

劉焉擺擺手,賜他在旁邊坐下,說道:“不在其位,不謀其事,我不問地方政事軍務,但劉備的事跡,若能宣揚開來,倒也能恢弘誌士之氣。當次國難之際,正需要這等不計私利之人報效國家,才能裨補朝廷政令死板之闕漏。”

劉焉耐著性子,把他之所以要宣傳劉備的理由,中肯地誇了一遍。

隨後端起麵前的陶盞,喝了一口水,準備熬過李素的自吹自擂。

不過他的養氣功夫很好,臉上沒流露出絲毫不耐煩。

今天的接見,完全是走個流程——李素這顆棋子該怎麼利用,劉焉跟董扶密議之後,就已經想好了。無論李素一會兒表現多差,結果已然內定。

之所以還非見不可,而且要顯得那麼禮賢下士,完全是為了編造一個借口,免得將來局外人產生“太常卿怎麼會破格對這種小人物施恩有加,是不是另有所圖”的懷疑。

然而,李素並沒有因為領導的客氣話而瘋狂表功自誇,隻是淡淡一笑:

“太常心懷黎民,素與劉縣尉,深謝知遇之恩。我在曹孟德處,聽聞太常曾有高論,可解決如今地方郡兵不能主動擊賊之弊政,故而鬥膽想求教一二。今既有幸得見,定能有所裨益。”

前半句點到即止地自矜一下,後半句立刻回到“求教”這個主題上。

李素今天登門,擺的是“愚者千慮,偶有一得”的低姿態。以示就算他在“廢史立牧”的傾向上跟劉焉暗合,那也“應該”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巧合。

換句話說,他要表現得自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劉焉才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前者隻是不小心蒙對了答案、不知道解題過程;後者才有解題過程,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

劉焉不由微微高看了李素的品性一眼。

知進退,有分寸。

“這少年,究竟是真的天性質樸、從不居功。還是太有眼色,到了連我都看不透的程度?”劉焉心中閃過懷疑,但很快就驅散了。

終究是李素的外觀太有欺騙性,這麼一個二十歲都不到的少年人,怎麼可能是人情世故老奸巨猾之輩,那就是真的天性無私了。

不管這些了,劉焉見對方上道,正好速戰速決:“求教一說,還是休要提起,這並非一朝一夕。不過老夫見你赤誠,倒是可造之材。

我想考教你一下,若是確有能吏潛質,便拜托友人征辟你留在京城做事,日後自然會有長進。”

說是考校,劉焉心中已存了放水的念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