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旱地行舟2.0(1 / 2)









:[]

關羽防區內的部隊一共是六萬人,此次出征他帶走了四萬,在聞喜、安邑留兩萬精兵守城。

從絳邑縣開拔西進後,經過兩天的行軍,部隊就悄悄抵達了澮水源頭的黃父邑(今侯馬市翼城縣,絳邑就是現在的侯馬市)。

彆看這段路程才一百二十裡,走了整整兩天,似乎不快。但考慮到這裡已經是太行山區邊緣,坡地丘陵眾多、穀壑縱橫,這個速度已經挺難得了。

部隊的人員基本上靠沿河步行,物資才用新式船型大篷車沿著澮水運輸。

關羽這四萬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他兩三年前平西涼青唐羌時的舊部,包括王平、張任等年輕將領。這支人馬今年下半年剛剛從西邊調來增援,所以沒參加過上半年關羽那場從雒陽敗退回來的戰役,戰力保存也比較完整。

當初關羽之所以不用他們,是覺得上半年那場突襲雒陽的戰役,用不到王平麾下的青羌兵、叟兵、板楯蠻等山地部隊,那次關羽選擇的路線,也是王屋山脈以南的,沒有山地兵的操作空間。

但這一次,諸葛亮勸他走迂回更遠、更為險峻一些的王屋山以北進軍路線,全軍需要愈發深入太行山,來換取奇襲的突然性。這種情況下,閒置了兩年的王平張任就有用武之地了。

袁紹根本不知道劉備那五年是怎麼過的!

也就是從董卓進京到李傕被滅、劉備被堵在益州山溝裡那五年!

劉備為了穿越秦嶺大巴山岷山隴山搞北伐,做了多少種田部署、精煉了多少山地部隊。

劉備陣營上上下下都一度以為,隨著“光複關中,還於舊都”的目標打成後,這些山地兵可以光榮完成曆史使命了。沒想到歇了兩年後,又從西涼祁連山邊緣地帶拉回來,要在太行山裡再穿插一波,發揮餘熱。

關羽的四萬士兵裡,專業山地兵一共是一萬五千人,主要是青羌兵最多,占八千,因為青唐羌人本來就生活在青海、川藏邊界的山區,包括祁連山,習慣了苦寒雪山的氣候。所以哪怕農曆十一月到並州來打仗,依然受得了寒冷的氣候。

其次第二多的是叟兵,也就是川西大涼山的彝人,這些部隊也靠近川藏邊界雪山,耐寒也還行。

最少的是王平老家的板楯蠻,也就是巴西郡的大巴山山民,隻有兩千人,要不是因為山地軍主帥王平得帶點老鄉充實基層軍官,板楯蠻甚至都不會帶這麼多,因為耐寒性太差了。

至於曆史上為季漢提供了相當一部分“無當飛軍”兵源的南蠻昆明夷山地兵,這次一點都沒帶,這些人來了不用打仗都會直接凍死。除非是仗打到明年夏天還在太行山區拉鋸,倒是有可能把這些人拉來用用。

……

抵達黃父之後,部隊此番山區迂回進軍的精髓才真正要開始體現。

王平、張任等部將,指揮士兵們把一輛輛比原本型號更大更修長的新式船型大篷車,從澮水裡拖上來,費儘千辛萬苦生拉硬拽,在缺乏牛馬牽引的狀態下,完全靠人力推拉,拖到三十裡外的沁水上。這短短三十裡,就要拖一整天。

不過,到了沁水支流源頭後,這些大篷車和舊式大篷車的區彆,才真正顯露出來。到了目的地後,士兵們紛紛拆開車廂底下連接輪軸套的卡榫,再次把車廂推下水,車輪連帶輪軸依然留在了岸上——

原來,黃月英這次改良的大篷車,加大了車廂(船體),尤其是拉長了長度,也跟走舸一樣在船舷加高了更便於堆貨防水的擋板,也調整了船底的水線麵。

也正因為這些調整,這種篷車其實不再適合於陸上長途運輸,隻能是專注水運,陸上隻能稍微偶爾走一段,還非常費勁。等於是用更好的水運適航性換取犧牲陸運通過性。

但更關鍵的是,車輪和輪軸做成了一次性可拆卸的,所以船在航行到沁水之後、把輪子永久性拆掉,從此就變成了船,這船就一輩子隻能呆在沁水-丹水裡航行,最後彙入黃河中下遊。

因為隻要大篷車的車底有永久式的車輪和輪軸留著,那它的水上適航性肯定是不如真正的船的,阻力,流體穩定性,都會下降。篷車這種東西,原本設計就是在大西北,水陸運輸裡程占比比較平均的環境下,不得已而用之。

篷車最怕的就是山地起伏的地形、哪怕走水路也不敢走落差大水速不穩定的山區河流,更怕山區小河吃水深淺變化快、過險灘的時候把船底的車輪子磕了,直接就是船體被頂起來解體、船毀人亡的下場。

所以,當年李素在從益州北伐關中的時候,隻敢造獨輪車,從頭到尾沒考慮過大篷車。大篷車是他北伐關中成功後、從關中大西涼大戈壁時才敢拿出來的。

現在,把車輪搞成一次性可拆卸、拆完後就永久變成船的設計,也隻是為了解決“劉備陣營至今沒有占領任何一個黃河三門峽以下的流域沿岸港口,所以沒法在黃河中下遊造船”的問題。

黃月英這種新船,其設計指標是真正意義上的永久性船舶,不是水陸兩用的臨時貨,能充分滿足山區河流水運。同時,又能在關中造好、陸路開過來,到並州一側下水。

當然,因為這種船拆輪在山區河流航行後,就回不來了。所以原本用篷車運輸時,可以節約掉的裝卸工作量,又會重新冒出來。

現在隻是第一次帶貨翻山,可以不用裝卸,以後再回來接第二批貨、打持久戰的時候,就要在黃父邑安排很多民夫,把西邊汾水來的軍需物資卸船裝車、往東拉三十裡、然後再在沁水卸車裝船。

這樣的裝卸工作量也是非常恐怖的,如果前線是幾十萬大軍對峙,這邊常年養活數萬人數量級的碼頭工人是很輕鬆的。

不過,好在諸葛亮不是管殺不管埋的人,他跟著李師遊曆過一年“畢業旅行”,也帶著當時還是未婚妻的黃月英坐了大半年的篷車,親自坐得多了,每天揣摩其中痛點,也能拿出一些配套解決方案來。

所以,這次諸葛亮提供思路、黃月英幫忙實施,搞出了一種新式的人力滑輪組式起重機,可以用在碼頭作業上,也就是後世的“鼠籠式起重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