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進京拜壽(1 / 2)





離中秋還有半月有餘。

徐氏趁丈夫離家去府衙當值,立馬吩咐小廝準備馬車送江九珠去汴京。

“夫人,您就不怕姑爺回來知道了怪罪?”孔嬤嬤不免擔憂,“姑爺和汴京那邊關係鬨得那樣僵,隻怕九珠小姐去了討不得好。”

徐氏自然知道,可有什麽辦法,當初如果不是為了她,他們父子也不會如此。

“不怕,老爺知道了,有我頂著。”徐氏隻想看看女兒此番前去,能不能帶回來些許希望。

把江九珠抱上馬車,徐氏囑咐她要聽孔嬤嬤的話。

臨走,徐氏又塞了兩袋銀子給孔嬤嬤。

孔嬤嬤忙推辭:“夫人,已經給過上汴京的銀子了。”

“拿著,一袋嬤嬤你留著備用,以防萬一,另一袋,勞煩嬤嬤進京交給秉玉,他在外求學也需要錢。

想到汴京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孔嬤嬤也不再說什麽,仔細把錢袋收了起來。

交代一番,孔嬤嬤帶著江九珠上路了。靈州城走走鏢的要去京城,徐氏提前打過招呼,一道走,讓孔嬤嬤一行也有個照應。

快日落時,江啟從衙門回來,得知女兒去了汴京好不震驚,追問徐氏為何讓孩子進京。

“九珠……想她表哥了,吵著要去汴京。索性讓她去汴京見見世麵也好。”

江啟身為靈州知州,在衙門裏審過許多犯人,其中包括那些偽裝成大梁百姓的狡猾匈奴,徐氏不擅說謊,瞞不過江啟:“別編了,從實招來吧。”

看來還是瞞不過,徐氏也就直說了。

“妾身讓九珠去京城給她祖父拜壽,怎麽,是犯了哪條王法不成?”

“誰允許的?你問過我了?”

徐氏道:“問你,你會允許?”

“不會。”江啟拍桌子大聲說到,“我江啟都出族譜,和江尚書府那老頭早就沒關係了,你還讓九珠去,京城的人還不以為我江啟過不下去,跑去尚書府磕頭去了。”

“說到底,還是怪我。”徐氏轉變策略,“如果你不娶我這個罪臣之女,你本該有大好的前程,是我連累了你。都是我的過錯。”

江啟急了:“怎麽又提這事。”

“怎麽不提,這是如鐵的事,我每日都活在愧疚裏,自我答應嫁給你,就欠著你的。”說著,徐氏已經抹著淚

“妾身想著,如果九珠能讓你和你父親關係有所緩和,妾身對你的愧疚就少些,請夫君原諒妾身的自私。”

江啟是見不得妻子流淚的:“為夫與尚書府那邊的關係本就有矛盾,那老頭早看我不入眼,不關你的事,阿淑莫要自責。”

“妾身不求別的,隻想夫君能和父親和解,不想世人罵你是個不孝之人。”

江啟長歎一聲:“這世間之事總有些非你我意願。”

徐氏抹去眼淚,帶著哭腔一問:“夫君願意低頭求父親諒解。”

“……可是夫人,為夫做錯了什麽非要求得他人諒解?”

江啟此話一出,徐氏愣住。

雙方沉默許久。

終於。

江啟主動走近,握著徐氏的手,輕輕說道:“該吃晚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