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說無妨!”
“侯爺,此戰之後,大明周邊已經無外敵了,說是四海澄清也不為過。
之前陛下投入巨資研究火器,是因為外敵環伺,群臣自然不會反對,可之後外敵儘去了,群臣勢必會阻止火器的投入,進而轉向民生,因為他們想青史留名。
文官通常都是記吃不記打,時局亂了想到了武將,盛世了就忘了我們的存在開始打壓武將,馬放南山,甚至以文統武,這種事情絕對不能再上演了。
火器這東西一步快步步快,一步慢步步慢,且有很多巧合性,誰都不知道敵人什麼時候就搞出一個大威力的火器,
如果我們故步自封、減少投入,以後的我們就是今天的安南,現在投入是巨大一些,是為了以後讓我們後代有足夠的底蘊對外。
所以,末將以為,待平定安南之後,希望秦總兵能回京一趟,提出繼續保持火器研發的決定。
侯爺是陛下最為信任的武將之一,說話分量比較重,文官想反駁也得掂量掂量。
末將不是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是為了大明的未來。”
聽著洪承疇的話,秦良玉沉默了。
以武統文,這事兒她是最有發言權的。
萬曆二十七年之後到新帝登基之前,她率兵立下赫赫戰功,可始終有文官嫉妒、排擠、打壓,上書彈劾。
她逼不得已,隻能上書天啟皇帝,陳述實情。
好在天啟皇帝還算識人,下詔讓文武大臣必須以禮相待、不得猜忌,這才讓她熬到新帝登基。
以文製武的後果就是軍事效率低下、指揮體係混亂、軍士士氣低落、戰略和戰術失誤等等問題,任何一個都是致命的存在。
倒不是說沒有文官統兵大勝的情況在,諸如大明的王驥、王越、王守仁、於謙、曾銑、袁崇煥等等,但畢竟是少數。
可一旦失敗,那基本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大將軍放心,待本侯這邊安排完安南的事情後,必上書請求回京!”
秦良玉說到這裡,微微沉頓了片刻:“但此事兒不是單單火器研究之爭,更是文武之爭,我們要在保持軍隊戰力的最強的情況下讓陛下和文官放心。”
“侯爺放心,此事兒就你、我、孫傳庭以及京營現任督軍張之極四人上書,其餘諸衛指揮使不參與,我們都是北討、東征、南征的參與者,用戰場事實說話。”
“西南總督朱燮元圍剿西南十餘年,又參與覆滅緬甸,如果他能支持我們,我們成功率會更大一些。
至於袁閣老、孫閣老他們,他們協助陛下處理朝政,就不要牽扯進來了,免得讓他們難做。”
“末將明白!”
洪承疇點了點頭,心中也在暗自盤算著。
思索間,秦拱民就到了跟前:先是看了秦良玉一眼,而後立刻朝著洪承疇抱拳:“末將見過大將軍!”
“無需多禮,說說彙總情況!”
“是!”
秦拱民遞過一張紙張:“鎮南關大軍共斬殺安南殘兵六萬四千餘人,東征大軍共斬殺安南殘兵四萬七千餘人,合計十一萬四千人。
按照戰前的情報,再除去向西北潰逃瑤族和安奢兩萬人,這片區域中還有一萬五千人左右隱匿。”
“我們的傷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