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實驗生產與規模生產(1 / 2)







李業拍拍固封肩膀道:“你好好學學,以後這釀酒的事就交給你了,今天的事也不許外傳,在場誰要是外傳我饒不了他。”

眾人紛紛點頭應下,然後李業開始指導固封該釀酒時要注意什麼,當然他之後會多次指導,不可能一兩次就交給他。固封雖是老人,此時卻像小學生一樣聽得專心致誌。

其實任何產品生產都存在兩個概念,那就是實驗生產和規模生產,想要讓一個產品影響市場並且走入人們生活,大範圍內改變現狀必須要做到規模化生產。

這就好比鋼,如果你說什麼時候有鋼,那麼早在公元前六世紀,中國的春秋戰國就有煉鋼的記錄,但鋼鐵持續幾千年在中國從來沒有實現大規模工業生產,所以它也沒有改變中國。

直到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強國崛起,工業化大規模的鋼鐵生產驅使巨艦大炮時代來臨,成為世界霸主,很長一段時間鋼鐵產量甚至成為西方列強衡量一個國家國力的標準。

再比如氧氣製取,實驗室裡會告訴你加熱高錳酸鉀,但這種方法是不能大規模生產的,因為成本太高,效率太低,這種辦法就好比最原始的煉鋼法,可以煉出鋼,但大層次上改變不了什麼。大量成規模的製取氧氣是利用高壓使空氣中的氧氣液化然後分離。

而李業之所以用這套蒸餾酒的製作方法而不是用那種加熱煮好的酒然後冷凝提純的蒸餾法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那種方法工藝複雜,損耗巨大,用來做實驗是可以的,用來大規模生產根本行不通。

現在一個酒籠可以裝幾百斤糧食,一次能出酒上百斤。

這次試驗一旦成功,李業可以把酒籠做得更大,做更多酒籠,到時一個王府,一次開灶能釀出幾千斤蒸餾酒!按照糧食十天左右一發的周期,加上幾天用來防止意外,一個月也能釀兩次。

而且除去飲用買賣,還有醫用用途,做防蚊水,做香水,做特定燃料,這就是一條完整而龐大的商業鏈,所以李業不得不慎重,他也需要很多會釀酒的人,而不隻是他一個。

......

整個釀酒過程持續一個多時辰,最後幾壇出來的隻是味道酸澀的淡酒了。

酒要勾兌,簡單的說頭幾壇出的酒度數太高,最高可到八十度左右,直接飲用人體是受不了的,後幾壇酒度數太低,喝起來酸而淡。

需要做的就是將淡酒與高度酒混合,來達到適合飲用的程度,後世一般是四十到五十度左右,但考慮到這個世界的人一開始不一定習慣這麼高的度數,而且要是有人把這新酒還當老酒喝說不定要出問題。

所以李業覺得三十五到四十度左右合適,最難的地方就來了,他沒有測量工具,根本不知道酒的具體度數,隻能靠感覺還有經驗。

通過搖晃看堆花大小和持續時間大概能看出酒的大概度數,酒花存在時間越長度數越低。

一般搖晃十幾秒後有玉米顆粒大小酒花,存在十五秒左右,那麼就是五十度左右,如果隻有高粱大小,存在低於三秒那就超過了六十度,但想再精確就不能了。

李業隻得慢慢勾兌,兌一次嘗一次,因為他怕手一滑動作太大就兌淡了。

足足用了一下午,在眾人好奇的圍觀之下,他終於勾兌出七壇四十度左右適合飲用的蒸餾酒,總共有一百零五斤,讓下人封存好小心保存,而一開始出的那壇度數最高的他沒勾兌,而是單獨留下來。

那壇李業嘗了一下,度數應該在八十度左右,用來兌酒太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