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王府底蘊的積累;改革;戰爭前夕(2 / 2)







童冠高興的送走了趙光華一行人,整個人神清氣爽。

高興踩著八字步,進了屋子,抓起桌上果盤中的黃桃蜜餞就往嘴裡扔,一個人得意的哼起小曲,今日一早,塚道虞再次邀他談軍改之事,他義正言辭拒絕。

結果一回家,趙光華果然守信,帶著財物下午就上門拜謝了。

童冠自然高興,覺得自己所作所為都是值得的。

這時他最寵愛的第三房小妾也出來,點過財物後高興的道:“老爺,這些錢都比得上您半年俸祿了!”

童冠正色:“這是誌同道合的好友資我以為大事的,怎麼能說錢不錢呢。”

不過隨即又笑起來:“不過愛妾這麼說倒也沒什麼不對,畢竟他趙某人不過資助錢財,我才是辦事之人,錢財乃身外之物,如何與我相比?可他既有心,我們算是朋友,也不能虧待他,小功也是功,就分給他一些吧。”

說著童冠將最大的兩錠銀錠拿出來遞給愛妾:“你前幾天不是鬨著要買那珍寶閣的什麼香水嗎?今日正好,這些就歸你了。”

小妾高興的連忙躬身答謝:“多謝老爺!”

“哈哈哈.....”童冠大笑,將她摟入懷中。

然後自言自語道:“哼,這塚道虞心懷不軌,明日他若再朝堂上提及軍改之事,我必定死抗到底!”

說著又看了看桌上白花花的銀子,然後正色慷慨的說:“大丈夫生而為君為國,或許如此還不夠,我需要多聯合同僚,說動同道方為上策,到時也不至於落到孤立無援。”

說乾就乾,他匆匆站起來,然後大聲喊道:“阿三,給我備車,我要去見同僚。”

“好嘞老爺!”

很快,童冠收拾妥當,然後雄心勃勃的出發了。

.......

“那童冠出門之後我一直在後麵跟著,他去神武軍四廂指揮使府上,想必是去說服人家,共同抵製大將軍的軍隊改製呢......”衛川一臉不快,給正在小院中挖地的塚道虞報告。

“將軍,依我看李星洲那主意就是小孩子胡鬨,之前童冠反對歸反對,可終究不過一個人,現在可好了,又是送禮又是送銀,結果回頭童冠都開始學會拉結黨羽了!這不是幫倒忙的餿主意嗎?”衛川直言不諱道,說完不滿的在旁邊石桌上一屁股坐下。

塚道虞停下手中鋤頭,皺眉想了一會兒,然後道:“童冠走時高興麼?”

衛川倒出桌上的茶喝了一大口:“不知道,我不敢靠得太近,不過肯定會高興吧,若我平白無故得了那麼多銀子,當然也會高興。”

塚道虞點點頭,放下手中鋤頭,衛川連忙給他倒了一杯茶。

塚道虞喝了一口,然後坐下來:“說實話我也看不懂他是什麼門道。”

“那大將軍還信他。”衛川憤憤不平。

塚道虞不說話,隻是喝茶,許久後才平靜的問:“那你有辦法?”

衛川一下子語塞,說不出話了.......

塚道虞淡然的說:“有辦法總好過沒辦法,管不管用是另一回事,想得出辦法的人總有機會,若遇事連辦法都沒有,就不用提能做成。”

說著他站起來,繼續拿起鋤頭去挖地:“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那些總是遇事能想出法子之人,他們或許會錯一時,但不可能錯一世,而不敢想辦法的人連錯的資格都沒有。”

衛川張了張嘴,最後還是鬱鬱的回道:“我知道了將軍,日後還按照世子說的半。”

塚道虞點點頭,不再說了。

.......

楊洪昭也是打過仗的人,雖說他不是主帥,都為帶兵之將,執行大將軍塚道虞的軍令,可戰場經驗還是豐富的。

他站在船頭,迎著春風不時觀察河麵情況。

他“請”了幾個蘇州當地漁夫做向導,其中一個戰戰兢兢彙報著:“朝廷的官老爺,以現在的速度再過兩天就能到鞍峽口了,過了鞍峽口就能見到蘇州城......”

楊洪昭點點頭,讓他退下。

蘇州他去過,但走的不是水路,他招招手,旁邊背著令旗的傳令兵連忙靠過來。

“下令,全軍揚帆,減慢速度。”

傳令兵走後,他的兒子楊建業,也是神武二廂第七軍指揮使,不解的問:“父親,我們都快到江州,為什麼要減速,兵書不上可是說兵貴神速,這麼做沒道理吧。”

楊洪昭看了他一眼,嚴肅道:“兵貴神速不假,可也要動動你的腦子,蘇州人敢在京中行刺皇上,那就必然料定我軍會來,早有防備,快與慢又有何用?

敵軍有防備,我軍就不能冒進,我們順水而下,進易退難,若是冒進過急,遇上危險想要回撤都來不及,起帆緩進最為保險。”

楊建業聽完不屑的撇嘴:“父親,也用不著如此謹慎吧,蘇州廂軍不過數千,我們有精兵過萬,強弩無數,戰船上百,哪有會敗的道理。”

“逆子!”楊洪昭大怒:“你懂什麼!你以為我怕那幾千酒囊飯袋的廂軍嗎?不通世事而驕狂妄言,日後遲早要吃大虧!”

楊建業被罵了一頓,一臉不服氣。

楊洪昭看他的樣子,越看越氣,回頭盯著前方水麵,沉聲道:“你可知當初吳王作亂起兵多少?”

“這自然知道,帶甲之士過五萬數,能戰之人十數萬。”楊建業得意道,對於這些曆史他是死記硬背過的,身在武將之家,景朝每一場大小戰爭他都熟記在心,雙方是誰,如何取勝或為何失敗等等,隻為有一天能馳騁沙場。

而如今機會來了,父親卻反而膽小怕事,減慢進軍速度......

楊洪昭搖搖頭:“哼,你那是道聽途說,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初吳王出兵帶甲之士不過兩萬!”

楊建業一下子愣住了:“這怎麼可能,明明是.......”

“明明十數萬眾?”

楊建業點點頭。

“那是他一路裹挾對朝廷心有不滿的百姓和各路人士!”楊洪昭重重道:“所以到了京都武關外,他便有了十數萬眾可戰之師。”

“這.....這這.......”楊建業呆住了,結巴的說不出話,事情和他所想所聞的似乎不一樣。

楊洪昭說完一巴掌重重打在他臉上:“你給為父記住!出征在外,可怕的並非刀槍甲胄這些表麵光鮮的東西。”他說著拍了拍楊建業一身打理得整整齊齊,擦得一塵不染的黑褐鐵甲。

然後用拳頭捶了他兒子的胸口:“怕的是人心!安蘇府全境過百萬戶,若是民心有變,彆說區區十萬之師,百萬都有!你給本將打起精神來,一入蘇州境內,半刻不得有失。”

楊建業神情恍惚,連忙點頭。

楊洪昭這才回過頭,他最怕的就是蘇州民心向背,鞍峽口據漁民說是大灣,水流湍急,若蘇州想抵抗到底必然不會輕易放他們過峽。

他不是傻子,如果他們能平安果了鞍峽口,擺開陣勢,帶的都是精兵強將,甲厚兵利,根本不懼蘇州人。可他最怕的就是對方也不是傻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