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聚人心(2 / 2)







他們的目光在顫抖,混雜恐懼,瞳孔放大,心率加速導致呼吸急促引起胸口大幅度起伏.....隻要一眼,李星洲將所有細節儘收眼底。

他不是完美的政治家,其實說到靠經驗和玲瓏心思的天賦察言觀色,他甚至不如詩語。

但他知道如何彌補那些不足,那就是知識,如何掌握彆人的心理是一門巨大的學問。

既有微表情傳達的各種信息,又有需要時刻防備過限效應,責任分散等帶來的苦果,平常人靠的是直覺和天賦,比如詩語,她是個這方麵的天才。

但李星洲靠的是知識!

大略不著痕跡的觀察這些人的表情,他判斷出火候還不夠。

所以他伸手,讓如今已是寧江府同知的王珂為他又倒上一杯,這杯他還是沒喝,直接又灑在地上,語氣平靜而生冷:“這杯也敬死人,不過是很多死人。

從朝廷到江州,大大小小,三四十吧。”他輕描淡寫,裝作毫不在乎。

“這些人背後多的有幾百口,少的幾十口,平均下來至少一兩千,都會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老無所依,幼無所養,許多活不過這個冬天,也要死很多人。

諸位覺得本王愧疚嗎?”

他問,然後掃視眾人,高聲道:“實話實說,半點沒有。彆說這麼多人,如果再有這樣,就是殺千人、萬人,本王也會在所不惜!”他擲地有聲的道。

這話一出,眾多官員噤若寒蟬,李星洲則觀察著這些人的表情,估計他們的心理極限。

在心理學界,有這麼一個有名的小故事。

相傳馬克.吐溫又一次聽牧師演講,覺得牧師講得太好,準備起身捐錢。

可牧師還在說話,他隻好坐下,苦苦等待十分鐘。

發現牧師仍然無動於衷、慷慨激昂的演說著,他有點不耐煩,打算隻捐些零錢。

又苦等十分鐘,牧師還在講個沒完,他心情糟透了,乾脆決定不捐了。

等到接近一個小時的牧師演講完後,開始籌集善款時,憤怒的馬克吐溫分文未捐的同時,還從募款箱裡偷走了兩美元......

雖是一個幽默的小故事,但在心理學上它有重大意義,它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表明人的耐性和做事的衝勁是很有限的,一旦刺激過多、過強,刺激的時間過長,就會導致事與願違的逆反心理。

這點,有些優秀的領導人可以靠著人格魅力和天賦直覺把握,可絕大多數人是把握不好的,往往造成物極必反的結果。

幽默的故事如此,嚴厲的訓誡更是。

這就是為何當代很多家長與孩子之間衝突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件錯事,一次兩次說孩子會有愧疚感而反醒;三次四次孩子覺得厭煩;五次六次再說就會引起孩子叛逆,完全起到南轅北轍的效果,激化與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矛盾。

這些官員,就是犯錯的孩子,李星洲時刻在觀察他們的表現,一旦到達那個點就必須改變,從而達到最好的凝聚人心效果。

......

當低垂的目光發現有人前額緊皺,嘴唇因緊張而顫抖,李星洲知道差不多了。

冷厲之中,他話鋒突然一轉:“你們其中也有很多人上本參本王,皇上已將名單附在家書中。”他說著從袖口拿出一張寫滿字的紙揮了揮。

很多人頓時緊張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