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1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917 字 5個月前






當晚沈家就擺了家宴,為喬氏與沈玨接風洗塵。家宴擺在正房稍間,屏風隔著分了兩桌,徐氏帶著喬氏、三太太、玉姐在炕桌上,屏風外是兩位老爺帶著兩位侄子。</P>

喬氏旅途勞乏,加上喪母之痛,興致不高,出來露了個麵,就告罪回去歇息去。</P>

她這般不賞臉,骨肉團聚的氣氛,立時冷了下來。不過徐氏倒是不見惱,叫人去了屏風,兩桌並做一桌,使得氣氛慢慢轉圜回來。</P>

用完晚飯後,沈瑞、沈玨就隨兩位老爺去了書房。三老爺迫不及待,對著沈玨將這一年多的見聞又問了一遍。</P>

沈家幾位老爺感情篤深,二老爺出京這一年多雖偶有家書回來,也多是報喜不報憂。兩位老爺對於二老爺在南昌府任上的事,頗為關注。</P>

沈玨便將二老爺南下這一年的事情,仔仔細細地講了一遍。</P>

二老爺是二甲進士出身,在翰林院熬的資曆,這次下去是從四品參議,京城有個刑部尚書胞兄,即便是左右布政使待二老爺也都是客客氣氣。</P>

倒是同級的參議還有從三品的輔官參政中,有兩個性子孤拐的,與二老爺偶有摩擦。</P>

三老爺聽著,不以為然道:“不過是欺生,二哥雖是好性子,可也不是能吃虧的,又有大哥幫挑的幕友在,定是能應付過去。”</P>

大老爺與沈瑞卻聽出旁的來。</P>

官場上的人,都是人精子,若是左右布政使對二老爺真客氣,那下邊的人怎麼敢唱“白臉”?</P>

這些算是“試探”也好,“下馬威”也罷,真正做主的都不是跳出來的人</P>

不過大老爺並不擔心,隻要他這個刑部尚書做的穩當,二老爺在外也穩當。二老爺不過是輔官,身邊又有大老爺精心挑選的師爺請客,想要出大岔子也難。</P>

至於沈瑞,則是見怪不怪。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真要一團和氣,那也就不是官場。</P>

至於二老爺攜了兩個族侄在任上,並且為沈玲聘了知縣家的小姐為侄婦,將庶務托付給沈玲夫婦之事,大老爺、三老爺的看法與徐氏不同。</P>

他們反而覺得二老爺這個決斷很好,孤身在外任,要是家反宅亂,就容易讓小人有機可乘。二老爺能將家事處置清楚,就不用擔心後院失火,可以專心對外。</P>

二太太雖出身官宦人家,可對乾她的管家能力,兄弟兩個還真的一致不看好。</P>

家有賢妻男人不遭橫事,可二太太明顯稱不上“賢”字。</P>

就如這次,喬老太太去世,二太太千裡迢迢回家奔喪,將丈夫一個人扔在外頭,就不是“為婦之道”。</P>

要是距離近還好,為了發喪老人,應該回京一次,也是儘孝,可這麼遠的路回來也趕不上出殯,就是窮折騰了……</P>

回到九如居時,已經是戌正(晚上八點)。</P>

沈玨進了屋子,就開口要了茶,連吃了兩碗,才覺得嗓子舒服了。</P>

他清了清嗓子道:“早知道白日裡就不當同伯娘說那麼多,等大伯、三叔回來一起說,還能省一遍口水。”</P>

沈瑞則是好奇沈玲與沈琳兩個:“玲二哥看著精明能於,是個打理經濟的好手,在二叔身邊豈不是無用武之地?”</P>

沈玲不到二十歲就能**打理京城布莊,可見在商業上有天分,儼然高級經理人的好苗子,去沈州身邊打理庶務、管理家務人情往來有些大材小用。</P>

沈玨笑道:“他可不是二叔挑的,是自己靠上來的。你萬猜不到玲二哥是什麼打算”</P>

“是……打算為吏員?雜途出仕?”沈瑞想了想,道。</P>

跟著沈洲南下,娶的又是知縣家的小姐,雖沒有功名,可到底是出自書香門第的沈家,即便不走科舉之路,從小吏做起也是一條出路。</P>

沈玨搖頭道:“二叔當初也以為是如此,有心在衙門裡為他補個吏員,玲二哥婉拒了。他跟在老爺身邊,是想要隨老爺讀書……”</P>

士農工商,放棄商賈手段,想要為士,這也是上進之心。</P>

“那玲二哥讀書資質如何?二叔怎麼說?”沈瑞道。</P>

沈玲已經年過弱冠,早年不過是啟蒙,丟下書本十幾年,想要撿起來可不容易。不過一通百通,他要是腦袋笨的,也不會將生意打理的那麼好。</P>

沈玨道:“二叔說讀書不怕晚,要是認真向學,四、五年下來,一個童生也不怕的。不過南直隸那邊,科舉路艱,想要功名,除了學問,還要看運氣,其他的就不好說。”</P>

說到這裡,他臉上帶了笑意:“旁人家是慈母教子,咱們沈家如今出來個‘賢妻教夫,。玲二嫂子不僅出身書香門第,自己也是通讀經史。玲二哥底子差,常跟不上先生教導,私下裡都是二嫂子給他開小灶,溫習功課。老爺說,這才是天作之合,就算玲二哥這一代在功名上不得意,娶了這樣一位賢妻,好生教導兒孫,總有改換門庭的時候。”</P>

沈瑞對沈玲的印象頗佳,聽到這裡,倒是真盼著他能早日心想事成。</P>

沈玨提及“嫂子”,想起沈瑞訂婚的事,戲謔道:“倒是忘了祝賀二哥定親,想著伯娘或許會早點給你說媳婦,可沒想到會這麼快就定親,又是找了個小媳婦。伯娘這到底是著急媳婦進門呢,還是不著急?今年二哥童試三元,,親家那邊定十分引以為豪吧?”</P>

沈瑞苦笑道:“楊學士十二歲舉業,他家大哥子承父業,十二歲過院試。父子兩個都是神童出身,我每次過去,被問起功課來都羞愧不已。童子試算什麼?在儒生眼中,鄉試才是正經考試。眼看還有兩年,我是一點把握也沒有。</P>

雖說如今與楊廷和名義上是翁婿,可沈瑞提及這位大明名相時,依舊覺得高山仰止。</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