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曾見何人再少年 三百三十一章 一脈香煙(一)(1 / 2)

大明望族 雁九 2372 字 5個月前






箱子裡是什麼?旁人尚且看不真切,沈瑞站的近,卻是看得真真的。</P>

蘇鬆地區常見的孩兒枕頭——布老虎枕頭,且不是一隻兩隻,而是足有五、六隻,尺寸從一尺長到尺半不等。布枕頭下邊,還有幾隻孩童用的竹枕。</P>

不用說,這是沈玨幼時的舊物。</P>

“太爺竟然還都留著……”沈玨抓著一隻老虎枕頭,淚如雨下。</P>

這會兒功夫,旁人也瞧見他手中物件,卻是神色各異。</P>

這一箱是沈玨舊物,那其他的呢?彆的孫輩得的“遺贈”可是文玩古物都有,難道沈玨這個太爺最疼愛的孫子反而例外?若真是那樣,是不是有“欲蓋彌彰”之嫌?</P>

沈全坐在沈琦下首,旁觀者宗房各人神情,嘴角多了幾分譏諷。</P>

就算是開了箱子“驗看”了又如何?說不得在他們心中,隻當宗房大老爺故意如此,金塊銀錠子等值錢的東西都藏了起來,偷偷給了沈玨。</P>

既生小人之心,那眼中也就隻能見“鬼祟之舉”了。</P>

剩下的五個箱子一一開了鎖,又有四箱是沈玨兒時舊物,其中兩箱子是文具,當年啟蒙時的描紅冊子都在;兩箱子玩具,各色小兒玩具,有木質的,有銅的,有玉的,還有一匣子各色長命鎖。</P>

剩下一個箱子,裝的幾色金玉擺件,還有一副玉石瑪瑙的棋具,看著倒都是古意盎然,價值不菲。</P>

沈玨恍若未見,一件件地拿出來,最後撈在手上一串黝黑油亮的手串,緊緊的抓在手中。</P>

沈瑞、沈琦、沈全等人,即便瞧著這手串眼生,不過瞧著沈玨的寶貝樣兒,也能猜到這是族長太爺的貼身之物了。</P>

這下宗房各人倒是有些猜不準。</P>

太爺隻給沈玨留了這一箱子東西?雖說其中有幾件擺件是掐金絲嵌寶的看瓶,確實值些銀錢,可也並不算惹眼。其他孫輩得的私房中,也不乏三、兩件好東西,倒是沒必要眼氣沈玨的。</P>

旁人尚且猶疑不定,宗房四哥是庶子,最是愛財,也臉皮最厚,起身湊了過來,帶了幾分羨慕道:“這不是太爺戴了一輩子的沉香手串麼?還以為隨了太爺去,沒想到竟留給了玨哥。這可是稀罕物件,聽說當年是由高僧開過光的</P>

沈玨並不看四哥,將手串帶進手腕上。</P>

四哥看著散落一地的物件,眼睛跟長了鉤子似的,恨不得伸手去翻翻,看看是否有夾帶,又礙於宗房大老爺、二老爺在,不敢動手。</P>

宗房二老爺看著庶子模樣實是不堪,不由皺眉。</P>

彆說太爺沒給沈玨留什麼東西,即便是傾儘私房,難道還能奪回來不成?當尚書府是吃素的?</P>

沈瑞自送了鑰匙過去,一直沒回座位。瞧著他那模樣,要是有人敢為難沈玨,立時就要對峙似的,雖略顯狂妄,可對沈玨的嗬護可見一斑。</P>

二老爺起身道:“大哥,既是太爺事了,我們就先家去”</P>

宗房大老爺也厭惡兩個侄兒滿眼冒賊光,點點頭道:“忙了這些日子,你也乏了,回去好生歇歇。”</P>

四哥雖不甘心,可也不敢違逆老父,被二老爺瞪了一眼,灰溜溜地隨著下去了。</P>

走了三口,沈械與沈兩個也覺得意興闌珊。</P>

沈偷偷關注宗房大老爺,倒是與沈全猜測的一樣,疑起親老子來,總覺得以太爺對沈玨那般偏愛,留著的應不單單是這點東西,定有些金銀莊票等物,說不得還有私產之類,定是讓大老爺給偷偷藏起來了。</P>

不過老子要是偏心,當兒子的再不忿,也隻能忍了。難道還要鬨將出來,讓旁人看笑話不成?</P>

沈械在官場久了,做什麼都想到目的與利益攸關上。</P>

他倒是沒有懷疑太爺另有值錢的饋贈,隻是猜測著太爺將這些舊物送給沈玨的用意,這是讓沈玨不忘舊情,還是讓沈玨隔斷舊情呢?</P>

二房如今看似風光,卻是外強中於,沈滄已老,沈瑞還小,沈洲既外放出京,能不能再回京城還是兩說。</P>

按照沈械的本意,即是同為族人,沈家各房本應該一處使勁,在官場上也為互為援助,比姻親同年之類的更可靠。可是有二房不與族人相親的例子在,沈理對於族親也都是不冷不熱,五房那邊又是投靠了二房。</P>

沈械身為宗孫,本應該在小一輩中執牛耳,可眾族兄弟卻是不給麵子,各自為政。歸根結底,還是二房開的壞頭。</P>

要不然當初二房舉家搬遷,離了鬆江,不服族中管束,其他房頭的族人也不會有樣學樣,各房頭家務自治,使得宗房在族中的分量越來越輕,隻能打理些瑣事。</P>

沈械對於二房的不滿,早已不是一日兩日。</P>

原以為沈玨過繼二房,二房與宗房會親近起來,可未能如願,這使得沈械的不滿又翻了一倍。</P>

看著神色越發陰沉晦暗的兩個兒子,宗房大老爺不由一陣氣悶;再看看在沈玨旁邊兩步外站著的沈瑞,也覺得沒意思起來。</P>

沈琦眼見著冷場,“小聲”道:“瑞哥,是不是該告辭了,母親那邊還等著?”</P>

沈瑞點點頭,轉身對宗房大老爺道:“叔父,侄兒帶玨哥先去鴻大叔那邊了”</P>

宗房大老爺歎了口氣,點點頭道:“去吧過兩日再回來……”</P>

沈瑞沒有應答,而是道:“過幾日侄兒想去祭拜四房嬸娘……”</P>

孫氏是沈瑞生母,沈瑞回到鬆江,自然要祭拜,此為孝道。</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