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大變將生(一)(1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713 字 5個月前






沈家雖不是京城老戶,可身為世宦人家,門第在崇善坊也是數一數二,每逢年節門前往來送禮的車馬絡繹不絕。£∝,可是自打沈滄病逝、沈洲南下,就透出幾分寂寥來。“人走茶涼”,說的不外如是。</P>

外書房裡,大管家坐在矮凳上,臉上有些難看:“二爺,這次還罷,中秋節禮單子還需大改……”</P>

原本沈家是尚書門第,不說部裡層層下屬年節禮敬,就是其他六部九卿衙門的掌印也多有官麵上的往來應酬,加上沈家籍貫江南,蘇鬆一帶出來的京官與外官,也願意攀附沈家“敘鄉誼”;再有就是沈滄與沈洲兄弟一路科舉上認識的朋友,不拘官品高低,巴不得與沈家兄弟排個“同年”、“同門”。</P>

“同衙”、“同鄉”、“同門”、“同年”,加上姻親故舊,沈家關係網可見一斑。</P>

沈滄既為一家之主,在臨病故前本當將沈家的人際關係交代給嗣子或弟弟,可沈瑞雖為嗣子,卻是年幼,輩分也低,不過是秀才功名;沈洲是外官,以後能不能回京還是兩說。沈潤雖已經出士,不過官小位卑,且身體在這裡,並不是在仕途上能拚一把的,前程有限。</P>

像那些依附與沈家的人家,關係淡了也就淡了,有些互益往來的人家,卻需要相同分量來維係。沈家在沈滄病逝後,就顯得不夠用了。沈滄生前也知此處,並無不舍,就轉給了妹婿楊家。最後留到沈瑞中,不是通家之好,就是姻親。</P>

沈瑞放下手中兩本賬冊,點點頭道:“不過是意料之中罷了。倒是幾家姻親,這次回禮比往年隻多不少,中秋節時也彆忘了增些。”</P>

大管家感概道:“那是應當的,還是老爺、太太眼光好,親戚這些多家,隻同這幾家交好,也給二爺與大姑娘挑了好親家。”</P>

今年減了年禮或是不送的人家多,多是官場上的泛泛之交,增加的則有兩楊家與毛家。</P>

大理寺楊家與沈家是姻親,受楊家提挈頗多,如今到了回過頭來庇護沈家的時候,沈滄將官場上的人脈留給妹婿也是這個緣故;大學士楊家是沈瑞嶽家,狀元府毛家是玉姐婆家,這兩家是沈家小一輩的姻親,第一次送端午節裡,加厚禮則是給玉姐撐麵子。</P>

至於那些不增不減的人家,不拘是礙於人情不願顯得勢利,還是其他原因,也總算是行事厚道了。</P>

大管家已經是有年歲的人,顫顫悠悠,早就屬於半榮養狀態,若不是沈滄病逝後,擔心沈瑞叔侄撐不起來,也不會勉強支撐著出來。</P>

沈瑞見了也不落忍,沉思了一會兒道:“家裡莊子沒剩下幾個,李盛再打理那邊也大材小用,以後還是調回府裡,接二管家手中那一灘。”</P>

沈家之前名下有幾處京畿的田產,後來給玉姐陪嫁了兩處,給三老爺分了兩處,如今小長房名下剩下京畿田產隻有幾個小莊,這也是沈滄的安排。化整為零,省的田多了礙眼,畢竟京畿良田難得,對於失去沈滄的沈家來說,大田莊還真未必保得住。</P>

李盛是大管家長子,也是沈家的外管事之一。如今沈瑞發話讓他回府接二管家那一灘,就是答應他做個二管家了。</P>

大管家眼見兒子前程有了著落,麵上也帶了喜色,忙站起來起身道:“多謝二爺提挈,隻是他還年輕,且有的曆練,正該同某某好生學學。”</P>

主仆兩個正說著話,就聽門口有小廝道:“二爺,玲二爺來了。”</P>

沈瑞起身叫請,大管家也告辭下去。</P>

說話間,沈玲隨著小廝過來。</P>

見沈玲滿臉鬱色,沈瑞心中納罕,道:“玲二哥這是怎麼了?是賀家昨天不給六哥麵子?”</P>

昨日沈理休沐要帶沈玲兄弟兩個去賀家之事,沈瑞前兩日聽沈理提了一嘴,才有此一問。</P>

沈玲露出苦笑:“六族兄自己去了,並沒有帶我去……”</P>

“咦?”沈瑞很意外,這本是三房的事,沈理不過是出麵幫忙說兩句話,怎麼會全攬了去?彆說素來待族親不冷不熱的沈理,就是沈珹在京,也不會這樣熱心。</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