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開誠布公(一)(1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931 字 5個月前






運河,碼頭。</P>

沈瑾從岸上回來,走到沈鴻夫婦的艙室,有些躊躇。郭氏正推門出來,見到沈瑾麵色異樣,道:“可是打聽到什麼?”</P>

雖然離鬆江還有幾日水路,可因運河交通發達,鬆江的消息越來越詳儘。</P>

沈鴻麵色憔悴,臉頰已經憋下去,看著沈瑾的目光,滿是擔心。眼見沒幾日就到鬆江,沈瑾知曉瞞也瞞不住幾日,便斟酌著道:“聽說知府衙門得了實證,確實沈家子弟通倭寇。琦二哥這裡,也是被拘捕的人之一。鬆江地界百姓義憤填膺,都惦記跟沈家算賬,上月還曾經圍攻沈家宗房老宅,還是知府衙門出人,才沒有引起騷亂。”</P>

這不是秘密,之前送信進京的人就提到此事。不過侄子莫若母,郭氏是不相信沈琦真的會勾結倭寇。隻是百姓無知,容易被人利用。能教導處三個兒子成才,沈鴻夫婦也不是愚民愚婦。</P>

“定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否則不會到這個地步。沈家是慈善之家,每年冬日裡施糧施布,救濟貧寒孤老,多少人感激。”沈鴻皺眉道。</P>

郭氏冷笑:“升米恩、鬥米仇,未必就都糊塗著。倭寇上岸,百姓財產被搶奪,他們不能也無處找倭寇算賬,自然盼著有人出來承擔損失。沈家富裕,總所周知,不正是適當人選。不管是不是故意,這個趙知府將沈家推出來,百姓怨恨埋怨的就不是知府衙門了。”</P>

沈瑾聽了,不由擔心。沈理是翰林官,接觸往來的都是仁人君子,沈瑞還是少年,兩人麵對處事油滑的知府能應對得了嗎?</P>

沈鴻也想到此處,感歎道:“要是二房族兄還在世就好了。”</P>

郭氏搖頭道:“老爺不要小瞧了六哥兒,他雖是翰林官,可不是不知世情的書呆子,再說還有瑞哥兒、全哥兒兩個在,多少能搭一把手。”</P>

沈家老一輩在仕的除了金陵為國子監學官的沈源,就是如四房老爺這樣補官的小吏,實沒有什麼分量,要講前途遠大,還要看玉字輩這些孩子。沈理、沈瑾兩個狀元郎,一個正值盛年一個剛及冠,都是前途大好;還有同輩的進士沈城、沈瑛,同輩的舉人沈琦、沈全,同輩的秀才沈瑞、沈珠、沈寶等人,沈想要將沈家當成軟柿子,怕是小瞧了沈家。</P>

聽著夫妻對話,沈瑾已經歸心似箭,盤算起抵達鬆江的日子。</P>

不遠處停泊的官船,有個中年太監看著遠處日落,轉身回到船艙。船艙中,一個三十來歲的文官,正站在燈下,看著桌子上鋪的地圖。</P>

“主事大人看了兩日長江輿圖,可看出了些什麼?”那中年太監道。</P>

那文官指了指長江入海口的小島,又指了指水道連著的太湖,道:“若是要養船養兵,不在外邊,而是當在此處。”</P>

那中年太監聞言變色,近前細看道:“難道不是倭寇?”</P>

倭寇是外敵,開國以來,十年八年總要鬨一次倭亂,雖是讓人心煩,可倭國是海外小國,倭寇更是倭人中的海島,數量有限,即便是禍害,也不過是微疥小癬;若是大明子民,敢上岸劫掠地方,那就是驚天大事。</P>

“這些日子,在下查了曆年倭亂記載,將倭寇上岸的地點與次數做了統計,發現倭寇多是出現沿海劫掠地方,可多是劫掠村莊或是城外集市,像這樣直接入鬆江府城劫掠富戶、搶奪金銀卻是第一遭。加上鬆江知府衙門報上來的失蹤人口,也比以往的倭亂要多許多。要知道倭寇是船行海上,忌諱女子上船,即便以往倭寇上岸****婦女,也多是奸殺,鮮少有這樣大規模掠走之事。這般冒犯海船的大顧忌,可不像是真正的海盜能做的,所以就有一個可能的,不是真正的海盜,也不是海船,自然也就沒了不許女人上船的規矩。”文官指了旁邊高高的卷宗說道。</P>

那中年太監看著卷宗,稱讚道:“怪不得大人出京前,去了兵部調了這些出來,我還當大人要從裡麵查找倭寇在海上據點,萬沒想到還能查出彆的來。”</P>

兩人雖一個是宦官,卻是在內書房出來的,與文官頗有淵源;這文官既是文官,卻是並不酸腐,一味瞧不起宦官,因此這一路同行兩人也算契合。</P>

這樣一來,兩人都各自鬆了一口氣,一個是第一次派外差,隻想辦的漂亮圓滿;一個則是因與沈家有淵源,想要調查出“倭亂”真相,幫沈家一把。</P>

鬆江府,賀宅,書房。</P>

坐在燈光下,賀西盛提起筆來,卻不知該如何落筆。“倭亂”之事之前在家書中已經寫了,派人送往京城,剩下的就是不能落與紙麵上。</P>

到底該怎麼說?說所謂“倭亂”另有蹊蹺,且與賀氏族人相關?還是說賀家被人盯上,要將賀家當成是吞並沈家的跳板。</P>

良田數十萬畝,鋪子百餘間,這就是沈家在鬆江的產業。賀西盛這些年惦記振興賀家,有朝一日好勝過沈家,所以對於沈家多為關注,因此比尋常族人更知曉沈家的富庶。</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