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星河明淡(九)(1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0222 字 5個月前






第647章星河明淡(九)</P>

仁壽宮小佛堂</P>

時已入秋,蟲鳴儘絕,隻有篤篤木魚之聲回『蕩』在小小院落中,伴隨著溢散而出的幽幽檀香,顯得格外靜謐安詳。</P>

簷下蒲團上,卻是跪伏著個宮裝少『婦』,兀自嚶嚶哭泣,口中喃喃。</P>

太皇太後喜靜,素來少叫人伺候,尤其是禮佛時,隻會留一二貼心宮人在身側,餘者都遠遠打發了去。這少『婦』也是孤身在此,身邊再無旁人。</P>

不知過了多久,木魚聲終於停了下來,小佛堂的門開了,兩個宮人扶著太皇太後走了出來。</P>

那少『婦』慌忙惶惶然跪好,抬起頭來,哀哀喚了一聲:“老娘娘。”淚水就如斷了線的珠子,滾滾而下。卻正是沈賢妃。</P>

她一改往日鮮亮活潑的妝扮,隻著一身淡『色』衣裳,未施粉黛,環佩一概皆無,一張素淨的小臉淚痕縱橫,顯得分外憐人。</P>

一貫對沈賢妃的巧嘴頗為喜愛的太皇太後,此時見了這樣的她卻沒有絲毫憐惜表情,隻淡淡吩咐左右道:“帶她過來。”</P>

一個宮人應了一聲,過去攙起沈賢妃。</P>

沈賢妃素來嬌生慣養,幾時跪過這樣長的時候,此刻腿腳俱都麻了,真是鑽心的麻癢難受,卻也不敢有絲毫表『露』,強忍著在宮人攙扶下一瘸一拐跟著太皇太後進了偏殿。</P>

待這兩個宮人也都被打發了下去,沈賢妃立刻再次跪下,膝行到太皇太後跟前,抱住她的雙腿,哭道:“老娘娘,您是知道臣妾的,就是給臣妾一萬個膽子也斷不敢有那樣歹心啊……”</P>

“臣妾是貪那口腹之欲,但也就是看皇上也喜歡,就往皇上那邊進了兩回,皇後娘娘和德妃那邊,臣妾都是怕徒增口舌,不敢送的啊……”</P>

“皇上重嫡長,臣妾又哪裡不知!臣妾正是盼著皇後娘娘趕緊有皇子,臣妾才能早日有自己的孩兒,又豈會去害皇後娘娘……”</P>

“害了皇後娘娘,於臣妾又有什麼好處!臣妾還沒有自己的孩兒,家世又差,難道還能指著自己扶正不成……”</P>

“要害人也不是能輕易害了去的,臣妾入宮才多少時日,娘家又一個出息人都沒有,這等事兒臣妾怎麼做得來?”</P>

“謀害皇嗣何等大罪,臣妾娘家有多少腦袋夠砍的?如今還一點兒好處的影子都見不著,臣妾娘家又豈會幫了臣妾……”</P>

見太皇太後始終默不作聲轉著佛珠,沈賢妃心中越發著急,想好的說辭說沒了,就越發口不擇言起來,當說的不當說的,但凡想到了就立刻脫口而出,竟是腦子也跟著跪得麻木了,半分彎兒也轉不過來。</P>

半晌,太皇太後才緩緩開口,卻隻問:“是誰告訴你,皇後有了身孕又沒了的?”</P>

沈賢妃的哭聲戛然而止,一時愕然,猛然揚起頭,愣怔的看著太皇太後。</P>

太皇太後隻平靜的凝視著她,雙目如深潭,讓她望不到一丁點兒的光,“是誰告訴你,是你的吃食害了皇後的?”</P>

沈賢妃不自覺的哆嗦起來,顫抖著雙唇,道:“是……是……”</P>

她癱軟伏倒在太皇太後腳下,額頭觸地,聲音已支離破碎,“是臣妾愚昧……是,是皇上身邊小劉公公帶人來,將替臣妾采辦宮外吃食的內侍宮人統統帶了去,一直不曾放回,這幾日宮裡也管得嚴,臣妾惶恐不安……就……就……”</P>

她恐懼到了極點,忽而崩潰,放聲大哭,“是臣妾一時糊塗,就拿了銀子打聽去了,知道那日坤寧宮請了太醫,又有醫婆,又說有血水,又說悄沒聲的處置了宮人……”</P>

都說內宮嚴密,不許消息傳遞雲雲,實際上,上至嬪妃,下至普通小宮人,哪個不是勤快的打聽著消息,討主子歡心、避免觸黴頭的。</P>

沈賢妃比不得皇後有正位,也比不得吳德妃背後有張家有太後,她所倚不過“伶俐”二字,也是靠著這兩個字得了皇上的喜歡,也就越發要把這兩個字發揚光大去了。</P>

皇上喜歡什麼,皇上厭惡什麼,皇上今兒高興不高興,她都是要打聽著的。</P>

因著她素來手麵兒大,打賞爽快,也有許多消息不用她打聽就會送到她跟前來。</P>

這一次,她打聽著這樣驚天動地的消息,實在是嚇得傻了。她身邊兒又沒有能商量事兒的人,皇上不來,她也沒那個膽量跑去皇上乾清宮哭,她也隻有往太皇太後這邊來一條路可以選了。</P>

而且,她一直覺得,太皇太後就算不是真心喜歡她的,可太皇太後『性』子好,求上一求,總歸是能聽她辯解的……</P>

然現下……</P>

她甚至不敢抬頭,從骨子裡往外透著寒意。</P>

好像過了一萬年那麼久,太皇太後才道:“你看著伶俐,卻是個糊塗人。自己都知道罷?”</P>

沈賢妃如蒙大赦,忙哭道:“是臣妾糊塗,是臣妾糊塗……臣妾再不敢胡『亂』打聽了……臣妾再不敢叫宮外的吃食了……可臣妾真沒有那歹心,老娘娘明鑒……”</P>

太皇太後歎了口氣,隻道:“你去罷。”</P>

沈賢妃也知在太皇太後這裡是得不到一句準話的,她此來,也是想剖白剖白,也沒真的指望太皇太後能金口玉言說她無罪,因此又哭了片刻,還是磕了頭去了。</P>

太皇太後也沒叫人進來伺候,自己緩緩起身,慢慢踱步到庭院中。</P>

秋風卷過,黃葉紛落,早上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院落裡,就誦經禮佛的這一個來時辰的功夫,便又鋪了一層金『色』。</P>

太皇太後往置在樹下供她歇腳的太師椅上坐了,日頭落在身上,倒也暖和,她愜意的長舒了口氣。</P>

沈賢妃一直就像個嬌養在閨閣中的小女兒,愛說愛笑愛玩鬨,挑食貪嘴兒,喜歡精巧鮮麗的衣裳物什,日子過得無憂無慮的,什麼都不思不想,那種天真的快活從她眼角眉梢透出來,讓人看著就歡喜。</P>

這樣鮮活嬌俏的姑娘,哪個會不喜歡呢。</P>

太皇太後轉著手中的佛珠,望著一碧如洗的晴空,她的孫兒也是個愛玩愛吃的少年呢,合該有這樣一個姑娘陪著他,讓他忘憂開懷。</P>

但這宮裡,這世道,容得下這樣的無憂無慮麼。</P>

夏皇後初被診出有孕時,月份尚淺,坤寧宮也沒有聲張。皇上也知道輕重,未動聲『色』,隻是畢竟是他期盼已久的嫡長子,如何能不歡喜。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份歡喜落在了彆人眼裡。</P>

然不多久,夏皇後忽然開始下紅、腰腹酸痛,太醫隻說是坐胎不穩,開了保胎的方子,又叫她臥床休息。</P>

夏皇後不敢輕慢,老老實實躺著,幾乎一動不敢動了,卻到底也沒保住那個孩子。</P>

雖然太醫沒有診出中毒跡象,夏皇後在吃食、用香上也一向仔細,不曾用過外來的東西,皇上仍是大為震怒,封鎖了消息後讓劉忠帶人徹查。</P>

沈賢妃這邊愛吃愛玩是出了名的,沈家常常有新鮮玩意兒進上來,雖然沈賢妃識趣,這樣來路的東西從不往皇後那邊孝敬,但卻是每每總和皇上分享的。</P>

皇上本身也愛往宮外跑,幾乎吃遍了北京城的,她的東西也對他胃口。</P>

若是這點被人利用了去,通過皇上害皇後,也不無可能。因此謹慎如劉忠,把沈賢妃長安宮裡采買上的人都拘了去。</P>

沈賢妃到底年輕,沉不住氣,打聽著隻言片語,前後一聯想,也就坐不住了,急急來太皇太後這邊跪求剖白。</P>

太皇太後歎了口氣,冷眼瞧著,沈賢妃確是沒歹心的,但她那邊,也確實是個漏洞,容易讓人鑽空子的。</P>

沈賢妃看著沒心沒肺,卻是有腦子,打這兒出去,想是會更謹慎。</P>

不曉得,那些愛吃愛玩的,她會不會統統都丟掉。</P>

慢慢變成,和這深宮裡其他女子一般,嫻靜的,木訥的,失了生機的模樣……</P>

佛珠轉了一圈,又一圈,好像沒有儘頭。</P>

*</P>

乾清宮西側小殿雍肅殿</P>

壽哥最近心情委實欠佳。</P>

夏皇後有孕他是萬般重視的,除了本身對夏皇後的感情外,嫡長子三個字對他、對整個大明而言,意義都是不同的。</P>

太子者,國本也。</P>

可他的嫡長子,竟然無聲無息的就沒了。</P>

他豈會不震怒!</P>

正當他惡狠狠的想將內宮用篦子篦過一遍,外朝又是壞消息不斷。</P>

繼山東大旱之後,河南、湖廣、蘇鬆、杭州、南京及廬鳳淮揚……各地紛紛報旱災,一時米價騰貴。</P>

既有災,必生匪盜。山東曹州等處,賊首趙實等劫掠鄉鎮,欲與歸德已擒妖賊趙忠為『亂』。而蘇鬆通泰沿海地方盜匪又起。</P>

好像前陣子收莊田、推新政的好運氣都用光了一般。</P>

“京衛武學這也整頓一年了,該拉出來看看到底如何了。”壽哥手裡擎著一把劍,在虛空中緩緩比劃著劍招,向劉忠道吩咐著擬定山東剿匪的人選。“武舉上來的,也挑些好的放過去。”</P>

單純匪盜不足為懼,可恨其中有妖言『惑』眾者,又裹挾災民,一時有蔓延之勢,朝廷詔命山東鎮巡三司撲捕之外,也讓河南兩直隸鄰境集兵防守。</P>

壽哥這邊也想派些人過去,一則是昭示朝廷重視,讓地方莫懈怠;再者匪盜到底比韃子容易打些,他也想趁機練練兵。</P>

劉忠垂首應是,“萬歲英明,也當讓他們曆練一二。”</P>

壽哥嗯了一聲,抬手錯步又是兩招,又吩咐道:“叫蔡諒從豹房勇士裡也挑人出來,嗯,還有,讓羅克敵帶著虎頭也去。”</P>

劉忠嘴角含笑應了,讓高文虎他們過去,則是要給他們軍功升遷的機會了。</P>

羅克敵是高文虎剛入錦衣衛時認的師父,隻是世襲錦衣衛,非是勳貴,因拳腳上有些真本事,又為人圓滑通透,當初對高文虎很是照顧,便也入了壽哥的眼,如今也選入豹房勇士之列。</P>

有他帶著護著高文虎,高文虎此去不會有什麼凶險,這軍功幾乎是穩穩到手了。</P>

劉忠狀似無意又問道:“萬歲既要用豹房的人,那錢百戶……?”</P>

壽哥劍招一滯,轉而淩厲了幾分,冷冷道:“他就不必了。就讓他在豹房那邊伺候吧。”</P>

劉忠再次恭敬應是。</P>

此時外頭來報,淳安大長公主過來了。</P>

劉忠奉命迎了大長公主進門,便悄然退下,去找蔡諒安排皇上方才的諸多吩咐了。</P>

淳安大長公主卻是剛剛從坤寧宮探望了夏皇後過來,“……娘娘嘴上自是說想得開,但難免心裡難過,嗓子燎泡都起來了,還是有火,太醫的『藥』也是吃不下的。或者……還是試試那針灸艾灸的法子。”</P>

夏皇後一直苦盼孩兒,好容易來了,卻又這般沒了,一時整個人都崩潰了。</P>

宮裡暫時封鎖著消息,壽哥也未傳夏家人進宮,隻請當初就知夏皇後有孕的太皇太後和淳安大長公主來勸慰於她。</P>

大長公主原就幫夏皇後打聽著好的醫婆,本是想保胎用的,沒想到倒是要用在小月子裡調養上。</P>

壽哥點了點頭,道:“勞姑祖母費心。朕這就讓人給沈瑞捎個話,招楊師妹身邊那個婆子進宮……”</P>

大長公主忙道:“陛下不可。”</P>

壽哥一愣,奇道:“姑祖母是要舉薦旁人?”</P>

大長公主搖頭道:“不是要舉薦旁人。是便就用她,事涉內宮之事,也不好下口諭到沈家的。”她頓了頓,道:“雖皇後娘娘現下不宜挪動,但總在坤寧宮,日日對著舊景,不免想起傷心事來,徒增煩惱。不若挪去西苑小住,再悄沒聲的把那個醫婆送過去,不叫知道是來了什麼地方,也不說是給貴人看診,以防她多嘴。”</P>

壽哥沉默片刻,歎了口氣,道:“也好。醫婆那邊……”</P>

大長公主道:“陛下放心,我會安排妥當。”</P>

壽哥點點頭,瞧了兩眼大長公主,忽道:“其實,沈瑞夫『婦』都是謹慎人,行事又分寸,這件事便是知道了,他們也會守口如瓶。想是先前周賢的事兒,沈瑞讓姑祖母不喜了。”</P>

大長公主一愣,隨即淡淡一笑,道:“陛下說笑了,那日他要是能不動聲『色』坐下來與周賢暢飲,我倒要與陛下說防著他些了。那日小五同我說了他後來那番話,我也知他是個恩義分明的孩子了。”</P>

壽哥聞言也笑了,點頭道:“他素來就是那個『性』子,看似圓融,實則倔強得很。姑祖母勿惱。”</P>

淳安大長公主笑道:“陛下慧眼,知人善用。當日未聽那番話時也不曾疑他,實是胸襟寬廣,也無怪有恁多少年英才肯為陛下效死。”</P>

壽哥聽得心下舒暢,笑容也更深了些。</P>

卻聽大長公主又歎道:“賢哥兒也是個好孩子。如今陛下肯用他,他也是感恩戴德,忠心做事的。要說才乾,他也是讀書多年,不輸那些舉子的。”</P>

壽哥笑容見斂,轉而問道:“姑祖母可去看了長寧伯?”</P>

長寧伯周彧早前中風過一次,隻是相對較輕,這次再度中風,便是頗重了,如今已臥病許久了,聽聞不太好。</P>

而其兄長慶雲侯周壽身體也大不如前,到底是將七十的人,若是周彧一去,不知道他老人家能不能挺得住。</P>

周家之所以百般配合,也是周壽知自己兄弟命不久矣,為子孫謀劃,才全麵向壽哥投誠,由著壽哥指哪兒打哪兒。</P>

聽壽哥問起長寧伯,大長公主麵上浮現愁容,道:“伯爺這人向來是不聽勸的,任太醫說什麼都沒用,若早能飲食清淡些,許就好了呢,偏他酒肉不離口,到了如今這樣,喝碗苦『藥』也是要罵的,日裡隻嚷口中沒味道,非要把那肉燉得爛爛的與他吃才肯罷休。太醫也是沒法子,隻拖著日子罷,到底也拖過一夏了,沒準兒能拖過這個年呢。”</P>

淳安大長公主當初在周太皇太後跟前也是十分得寵的,又與長寧伯夫人交好,兩家多有走動。</P>

壽哥搖了搖頭,低聲道:“人生得意須儘歡,若是連酒肉都不讓吃得,活著也沒甚滋味了。”</P>

大長公主瞪了他一眼,毫不客氣道:“陛下不可學那糊塗人的心思,還是要保重龍體才是。”</P>

壽哥失笑搖頭道:“是。朕並不敢糟蹋自己身子,姑祖母放心。隻是有感而發罷了。”</P>

頓了頓,他方道:“朕方才還在琢磨山東剿匪的人選,那便,讓周昉、周時也一同去吧。”</P>

這兩個都是宮裡當過差的,家中受寵又不承爵的子弟。</P>

當時想往豹房擠的勳貴子弟不少,落選後又往京衛武學裡去了,都是抱著在皇帝麵前『露』個臉好謀個前程念頭的紈絝,後見武學裡規矩甚嚴,皇上又不常駕臨,一個兩個吃不了苦又都退了。周昉周時兩個算是難得能咬牙堅持下來的。</P>

大長公主聞言忙替周家謝恩。</P>

周壽周彧兩兄弟去後,外戚周家將再無如今權勢,甚至要想撐住門戶不倒,都要有格外出息的子弟才成。而實際上,最關鍵的是,要看皇家還想不想讓你出頭。</P>

有壽哥今日這話,不管周昉、周時將來能不能在軍伍中混出頭,壽哥總是樂意於給周家機會的。</P>

敲定了往西苑去的事宜,大長公主告退出宮,壽哥靜坐了片刻,起身往坤寧宮去了。</P>

這幾日皇上不時便來坤寧宮一趟,早已吩咐了,不許皇後下榻相迎,生怕她再折騰染了風寒。壽哥進得內殿時,夏皇後雖聽命仍在榻上,卻也披衣坐了起來。</P>

這些時日的折騰,她圓團團的臉也明顯小了一圈,麵容甚是憔悴,眼睛微微紅腫,顯見剛哭過不久。</P>

壽哥過去把她塞回被子裡,也不勸什麼莫要傷心的話,卻是說起自己的煩心事,“山東這群妖賊恁是猖狂,就是趁火打劫,今年年景不好,若放在往年,早也就收拾了他們。”</P>

夏皇後在家是標準閨閣女子,隻讀些女戒女則,她父親又是個白身,這些朝政上的事是一概不懂的。入了後宮,她也隻學著太皇太後,於前朝並不關注。</P>

偶爾聽皇上說上兩句,也隻出個耳朵罷了。</P>

這會兒同樣如此,她就靜靜在一旁聽著,不期然就聽到了自家的事兒。</P>

“今年雖是年景不好,處處鬨旱,慶陽伯的莊子上金秋的收成倒是比去歲還好了些,沈瑞弄那幾本農書和那些懂農事的人還挺得用的。”</P>

夏皇後的臉上透出些光彩來,“能為皇上分憂一二也是夏家的福分。”她頓了頓,又怯生生的問:“是不是又要賑災?可是要夏家獻地捐糧?臣妾是不懂這些的,皇上彆嫌臣妾魯鈍不懂主動請纓,若有用夏家的地方,夏家無不從命。”</P>

壽哥就是要引得她去想旁的事兒,便笑道:“你的賢惠,夏家的忠心,朕儘知的。還沒到時候,夫妻一體,朕要用你的東西,自會問你要的。”</P>

夏皇後明顯的鬆了口氣,聽得夫妻一體,忽然眼眶一熱,又要落淚,可嘴角卻是噙著笑的,讓人見了不由憐惜。</P>

壽哥心下歎氣,將他的傻媳『婦』攬進懷裡。</P>

孩兒和咱們沒緣分啊,咱們還年輕往後七子八婿的多著呢,諸如此類的話壽哥說了也有一籮筐了,奈何這女人笨笨的認死理,總轉不過這個勁兒來。他也就不想在說這些了。</P>

“最近四處都報旱災,朕心煩的緊,想往水邊兒住去,咱們去西苑住些時日吧。就咱們倆去。早點兒生地龍,比在宮裡還暖和。”壽哥把玩著她小手,似是漫不經心道。</P>

夏皇後本想說她小月子中,原不該挪動;她還想說雖然最近她病著,但是宮務並未交出去,若她出宮了,這宮務是不是要交到其他妃子手裡。</P>

但是聽著“就咱們倆”,想著“夫妻一體”,她終是什麼話都沒說,柔順的應了一聲。</P>

*</P>

淳安大長公主出了宮就遣人送了帖子到仁壽坊沈府,表示要登門拜訪徐氏。</P>

徐氏頗感意外,畢竟淳安大長公主身為皇姑祖身份貴重,就算先前為周賢作中人的事大長公主府不占理,也沒到讓她老人家紆尊降貴親來沈家的份兒。</P>

況且這事兒也過了多日了,不知公主此來是何意。</P>

但無論如何,公主要來,總歸是天大的臉麵。</P>

沈府中門大開,相迎大長公主,大長公主也並未擺譜,公主儀仗一概未帶,幾輛車駕倒是拉的各『色』禮物。</P>

沈家叔侄不是在衙門就是在書院,還不曾歸家。家中一應女眷都隨著徐氏來迎大長公主。</P>

大長公主親親熱熱的與眾人見過,到了正廳坐下,寒暄了盞茶功夫,三太太、楊恬、何氏等怕大長公主此來有要事與徐氏商量,自家在這邊不免礙事,便紛紛起身告罪退下。</P>

徐氏也以為大長公主是要說周家的事,不想大長公主隻字未提周家如何,倒是將沈瑞、楊恬都狠誇了一番,又明著說皇上也當著她的麵讚了沈瑞,可見沈經曆簡在帝心,就好似先前從不曾有半分誤會。</P>

徐氏心下也明了,這就是先前事兒皆翻過去了,便也不提那些,謝過皇上、大長公主厚愛,同樣盛讚蔡諒等少年英才,又表示聽聞了龐天青才名,與蔡九姑娘再相配不過雲雲。</P>

大長公主臉上笑容越發真摯,兩人竟如尋常老『婦』人一般,說起兒女家事。</P>

說著說著,便說到了大長公主最疼愛的孫女蔡淼,這都嫁去南京年餘了,趙彤那邊眼見就要生了,她卻還沒個身孕,家裡也有些急了。</P>

徐氏便笑道兒女都是緣分,急不得,緣分到了孩子自然就來了。</P>

大長公主便歎道,“誰說不是,我家有個侄孫女兒,便是與頭生的孩兒沒緣分了,不足三月,沒保住,哭得什麼似的。咱們女人知道,這哪裡是身上掉下來的肉,那就是從心頭剜肉一般,怎能不疼啊。”</P>

“那日裡在英國公府上聽得一句,貴府有位媽媽,倒是精通『婦』人科的……”大長公主含笑道,“那孩子素來與我親近,現在又落下些症候,不知……”</P>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徐氏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沒有帶著親戚去彆人家府上看病的道理,這是要借桂枝媽媽一用。</P>

蔡駙馬家那邊人丁興旺,蔡諒是大長公主嫡長孫,卻在族中行五,蔡淼更是在姊妹中行七,可見族中子弟眾多。徐氏聽是侄孫女,隻道是蔡家哪位出閣的姑娘,並沒在意。</P>

她想的卻是周家那樁事,公主府不好直接表示歉意,便婉轉找了這麼個法子,就著借人的事兒登門備厚禮,將先前的事情圓過去。否則單若借個仆『婦』又哪裡值得這大陣仗。</P>

徐氏喚來楊恬交代了兩句——桂枝媽媽到底是以楊恬陪嫁媽媽身份過來的,總要知會楊恬一聲,這方叫桂枝媽媽來囑咐了幾句。</P>

桂枝媽媽雖知道是去大長公主府,但到底英國公府也去過了,又是見過大長公主的,知道是位慈和的主兒,心下也不懼怕。</P>

大長公主又坐了片刻,方帶了桂枝媽媽一道回去了。</P>

晚上沈瑞回來聽聞此事,也同徐氏一般想法,並沒在意。</P>

楊恬還道先前蔡諒宴請時,大長公主就曾叫了桂枝媽媽過去問了孕產的事宜,想是確實有這樣一位有身孕的蔡氏女吧,如今也是順水推舟了,聽聞是要桂枝媽媽在大長公主彆苑裡住幾日再回來的。</P>

沈瑞也沒空理會這些內宅瑣事,他日裡公務繁忙,最近各地報災報匪的折子尤多,而萬卷閣那邊的工程業已收尾,該是書坊這邊刊印的新書往那邊送的時候了。</P>

萬卷閣因合了朝中文臣的口味,又有內庫撥銀,修建得極為迅速,本是想搶工在萬壽聖節時進獻皇上以為壽禮的,然而今年因是災年,皇上免了萬壽聖節一應例,連賜宴百官也免了,以節錢鈔。</P>

宮宴這部分開支直接作賑災用,倒是讓百官無話可說,唯有稱頌皇上聖明,心係百姓。</P>

萬卷閣便就沒“落成”,擬等正旦時博個頭彩,屆時就不能隻是一棟樓了,內部各種設置,包括起碼半數的書籍該當到位了。</P>

萬卷閣的設計沈瑞本也參與了,又將後世圖書館的一些設置和規章製度拿來借鑒,書卷分類擺放,如何安置閱讀區、借書區也都頗有講究,沈瑞近來也少不得常往西苑那邊萬卷閣跑。</P>

青篆書坊這邊也擴了幾倍的店麵,城裡城外都建了分部,沈瑞還將刊印流程拆分,作流水線生產,又從青翼商事學堂、匠人學堂裡拉來一批學徒“實習”幫手,以提高印刷速度。另一方麵沈瑞也在書坊內設重金,鼓勵匠人們改進印刷技術。</P>

而自從在通政司看到了蘇鬆、杭州等地皆有旱情的奏報,沈瑞就開始盼著沈琦從鬆江遞消息來,想知道那邊情形如何了。</P>

北邊在自家莊田和夏皇親家莊田推廣的種植術收到了還不錯的效果,但那也是因為北直隸今年並不太缺雨水,南邊如果因旱而減產,對進一步推廣科學種田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P>

這種等消息的時候,他又開始鬱悶標行和車馬行怎的沒有立時就在鬆江府到京沿途鋪設好。</P>

如今也隻北直隸到山東登州這一線的算是有些雛形,自從田豐往山西去了,山東這邊也就擱置了。</P>

不過田豐這趟山西也是不白去的,邊寨民風彪悍,倒是叫他收了不少好手。隻可惜生意上的事兒始終沒甚進展。</P>

天順到弘治年間,明蒙的貿易多為朝貢貿易,且時斷時續。而大明朝堂始終對蒙古心存警惕,一味加設諸多限製,導致了明蒙貿易中斷。</P>

雖然沒了官麵上的互市,但私市卻是異常活躍,可以說不少邊將都指著這進項活著呢,既是人家唯一的生財之道,趙弘沛個外來戶又如何擠得進去。</P>

這邊又不比遼東,還不曾被“清理”過,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好多都直接牽扯到宮中大檔,劉瑾的人更是烏壓壓的一片。饒是張永舉著大棒查著糧倉草場,趙弘沛跟在後頭捧著胡蘿卜,也沒哪頭蠢驢撞上來。</P>

倒是其中在山西布政使司任參議的沈珹給了趙弘沛些方便,卻讓沈瑞和沈瑛不曾料到的。</P>

自通倭案發,與賀家決裂,分宗後宗房消沉,沈珹與其他房頭就隻剩下麵子情。不說逢年過節,便是沈瑾、沈瑞成親他也隻是禮送到,親眷一概不曾出現。如今倒是肯伸這個手了,不知道是有心回歸宗族,還是看著邊關有利可圖,想著『插』上一腳。</P>

沈瑞和沈瑛對宗房以及沈珹先前種種作為已是十分不滿,現下也隻靜觀其變,且看他日後待如何。</P>

過了幾日,被派剿匪的人員名單明旨發了下來,沈瑞見高文虎也在列,便知小皇帝這是著意培養能領兵的人手了。心下又不免為張會惋惜了一回,若是張會此時不守孝,想來也會有機會曆練一二。</P>

張會想也是對這事兒頗為上心的,且高文虎與大家交情莫逆,又明晃晃是壽哥看重的人,張會便找了沈瑞商量,將山東布的車馬行、通訊網說與高文虎,隻盼他能早立軍功。</P>

沈瑞自然應下,兩人帶了杜老八並田順等人到高家,私下與高文虎說了種種布置,放才又邀遊鉉等當初與高文虎交好的朋友高文虎餞行。</P>

遊鉉對高文虎能真刀真槍的剿匪去無比豔羨,隻是他個子雖高可實打實的年紀尚小,彆說遊駙馬不會放了他出去,就是皇上也會因他小而暫不會用他。</P>

眾人又是好像又是寬慰他一番,鼓勵他在京衛武學好生學本事,二三年後自有他的用武之地。</P>

送走了高文虎,沈瑞一直苦等的鬆江消息也來了,隻是,和他所等的內容全然不同。</P>

*</P>

揚州首富杜成被一夥兒不知名的匪盜滅了滿門。這樁事還不曾有消息到通政司,卻出現在鬆江家書之中,一路快馬送到了沈瑞手上。</P>

沈瑞與沈瑛看著手中的書信,臉『色』一時變換。</P>

信是沈瑾和沈琦分彆寫來的,說的是同一樁事。</P>

揚州首富被滅門的消息沒到鬆江呢,就有人雇了個乞兒投書給沈瑾,叫他動用張家的關係將這樁事抹乾淨,否則,就要把當初沈源孝中與丫頭行房有孕的事兒翻出來,甚至賴到他頭上。</P>

當初這樁事大家還曾坐在一起商討過,那孩子本不是孝中有的,若真被誣,也是百口莫辯。當時沈瑞也曾聯想到張會舅父的事,說過可能被人賴到沈瑾頭上的可能。</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