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開源之商(2 / 2)







“那你可知,你的吃穿用度都和商人離不開關係。”

“有麽,我吃穿用度都是府中提供,和商人有什麽關係。”

“就拿農民來說,他們收獲了糧食,除了交一部分賦稅,留下一部分自己吃之外,還需要購買生活中的一些必需品,就比如麻布,肉食之類。”

“那這些必要品從哪裏來,都是商人一家家跑腿得到,然後將之聚集起來。”

“你每日所吃的稻米,所穿的衣服都與商人密切相關。”

“這。”

朱瞻壑一時陷入沉默。

“可是據我所知,太祖皇帝似乎並不喜歡商人,就比如商民出行,須申領得“路引”(通行證)方可。路引詳細注明商民姓名、鄉貫、去向、外出原因、日期與體貌特征等,以備查驗。”

“除此之外,商人在穿衣方麵有著明文規定,家中有一人經商,全家不可用綢、紗,隻可用絹和棉布,並且承襲古製,規定商人及其後代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恐怕大明不適用大宋的條例。”

“是的,太祖皇帝早期確實有抑商的政策,但是後來發現,經濟發展,民眾生活乃至王朝存續都離不開商業的發展。因此太祖皇帝同樣出台了一些恤商的政令,就比如凡商稅,三十稅一,過取者以違令論”,除此之外,專門建立庫房以此保護商人免受牙行迫害。”

“說明太祖皇帝已經意識到商業對於大明的重要性。”

“我之前說將餅做大,在這裏也同樣適用。”

用商人將餅做大?朱棣一時間陷入沉思,到也不是不行,他現在極度缺銀子,有任何可以提高賦稅的辦法它都要試上一試。

“難道先生也要設立商人的晉級製度,應該不成吧,商人的晉級製度又該如何評定呢。”

“非也,我所說的乃是將目光投向大明外圍。”

“難道先生是想通過商人做海上生意。”

“沒錯,你可知道市舶司。”

“知道,那是專門接待各國貢使及其隨員的官府。”

“除此之外,還肩負著通商的功能,隻不過這通商功能隻服務於朝廷,不服務與百姓。雖然利潤豐厚,但是與百姓無緣。”

“如果有人想要做海商,但是由於朝廷禁海令的存在,又無法成為海商,那麽他又該如何。”

“難道是偷偷摸摸的出海經商。”

“是的,那樣的話無疑朝廷的賦稅少了一大截,何不直接放開手腳,將民間的海禁放開。”

“曾經有一位古人說過,如果有五成的利潤,他就鋌而走險;如果十成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如果有三倍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所以說,堵不如疏,與其讓百姓私自下海,倒不如正常下海,那樣朝廷也可以多增加一筆賦稅。”

“到時可以在各個市舶司設立固定的交易地點,不僅可以吸引本地的商人,還可以吸引外邦的商人。那樣無疑會為大明財政填上一筆客觀的收入。”

“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由朝廷出麵,派出一整隻船隊,進行遠洋貿易。”

“遠洋貿易?”

“沒錯,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如此。”

“先生,等等,海上絲綢之路又是怎麽一回事。”

密室中的朱棣同樣一臉疑惑,絲綢之路他知道,但是海上絲綢之路又是怎麽回事。

道衍的神情和朱棣一般,他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新奇的名詞。

看到朱瞻壑有些晚迷糊的表情,傅林這才想起,海上絲綢之路這名詞現在還沒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