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唐現在的三省各個部門倒是幾乎沒這樣的人,也不能說沒有,應該說暫時數量暴增的工作讓每個人都無法清閒下來。
想要清閒的,那可就要耽誤工作了,而一旦耽誤工作的話,在大唐的處罰可不像是後世那麼輕微。
所以暫時來說,這個環境還是非常好的。
加入工作之後,剛開始的幾天都是有專門帶領他們去熟悉環境,熟悉工作流程,三天後,除了一些特殊部門之外,大部分人就開始接手一部分的工作了。
剛開始他們多少有一些生疏,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工作就以很快的速度投入進去,並且完成的效率也是非常的高。
這些考生正在以驚人的適應性在各個部門頑強的生存下來,在大唐各地的甲等考生逐步趕來長安的時候,長安附近的考生已經在各個部門裡麵表現出了超強的工作能力。
而這種適應性和表現出來的工作能力讓很多部門的官員都是麵帶驚訝。
這些考生,他們的年齡,不說他們的為人處世,為官之道,單說他們的辦事能力,那可太厲害了,而且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難道殿下選人就真的這麼厲害嗎?
但他們以及得到消息的一些門閥世家,隻是震驚於這些學子的能力,但有一些他們所看不到的事情卻已經在大唐悄無聲息的發生了。
關中,距離長安城大約一百五十裡的一個村莊,作為關中平原裡麵的村莊,人口都不算少。這個村莊的有一百三十多戶人家,六七百人口。
實際上大唐原本的行政單位是沒有村級單位的,在鄉及以下的行政單位是鄉、裡、保、鄰四種行政級彆,四戶為鄰,五鄰為保,五保為裡,五裡為鄉。
每個鄉的戶數約為五百戶,這是大唐原本的基層組織結構,也是因為這樣的結構,才會有十裡八鄉的說法,因為按照後世轄區方式來劃分鄉鎮的話,即便是人口再密集的地方也不可能十裡有八個鄉。
但現在已經改成了後世的以村、大隊、鄉為組織的機構單位了。
村成為了最小的行政單位,因為大唐這樣的結構後續會對不斷地增加鄉的數量。
之前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便於統計全國的人口、納稅等服務的,基層的人員負責的數量很少,一層層的結構下來就可以統計到位。
但現在的大唐新增人口數量會暴漲,而且有了治安軍輔助工作之後,人工統計等方麵就更加方便了,至於納稅方麵,最重要的農稅目前基本處於取消狀態,後續也大概率不會繼續收取。
那麼這種設定的最大方便之處就沒有了作用,而采用村級單位的話,按照行政轄區來劃分,更有利於資源的集體處理。
比如說平原地帶,土地更多的地方,一個村莊的戶數也許幾百戶周圍的耕地都是足夠分配的。
而一些土地較為貧瘠的地方,每個村莊的戶數自然就會所縮小。
這些調整起來更加方便一些。
最重要的是有利於後期的人口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