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周於峰和麻生夫緩步走在新城裡,到了三期的最北麵,放眼望去,是一片無際荒地,一條長長的臭水溝也是看得清楚。 之所以新城的項目利潤巨大,原因也就在此,不過真要將這一片打造成生活區,耗資巨大可想而知,所以填海計劃的違約款變得不值一提。
“等人們冷靜下來,好好審視這片荒地時,還有人願意在這裡投資買房嗎?”
周於峰望著遠處的荒地,忍不住感慨。
麻生夫點點頭,倒是沒有說自己的觀點,哪怕是有不同意見,比如那位首富,依舊在高調拿地,是不是後期還要看漲?也沒有說得必要,一切決策皆是由他說得算,要落袋為安。
“讓客戶轉讓權益名額是很重要的一步,能最大可能的擴展潛在的客戶,之後的營銷方案,要一直以折扣的方式來搶先出貨,把其他開發商的客戶都搶過來,低價格就是最直接的優勢。
冠軍擬定的營銷方案非常好,因為權益客戶本身就是一個含糊的概念,其他開發商又豈能知道我們需要賠付多少客戶?
後期要改變營銷方案,這兩天先看看折扣房的具體銷量吧。”
周於峰的話消寂在大風中,也隻有麻生夫一個人聽得到
第一天的賠付工作,一直到了夜裡九點左右才結束,但這些業績是納入業績考核的,讓銷售人員的態度一直非常積極,且今天的銷量是非常可觀的。
可到了第二、第三天,這折扣房的銷量就有了明顯的下降,迎合著新城二期、三期的開盤,這裡的市場雖是火熱,但與一期開盤時相比,銷量相差甚遠。
銷量差的原因,與潛在客戶的銳減有著直觀聯係,一些條件好的工薪階層,以家庭為單位,最大的能力隻能投資東京的一套房,有價無市的情況正在上演。
一直到五月底,日照公司的賠付工作基本完成,客戶要麼是直接認購,要麼是趕忙賣出名額,讓他人來買房,當然,這名額也有賣不出去的情況占大多數,客戶本身又承擔不起,這權益最終怕是要浪費。
六月初總結會議上,周於峰緊蹙著眉頭,對折扣房的銷量並不是非常滿意。
折扣房的總銷量為2488套,平均成交價格為4000萬日元每平米,總營業額為746.4億米元,而正常的開盤銷售量,隻有344套,約為5250萬日元每平米的均價成交,總營業額135億米元。
合計總營業額為881.4億米元。
至於其他開發商,開盤銷量與日照公司並無大的差彆,已經要比一期開盤時的銷量,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之多,幾乎腰斬。
問題的關鍵在於,二期、三期的項目比一期更大,如日照方,雖是總銷售套數為2832套,可光是二期的房子,就達到了4700戶,不累計折扣房,半個月的真實銷量,隻為344套。
還有三期還有計算,達到了5300戶,且北麵的樓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那條臭水溝。
如何解決銷量,是懸在所有開發商頭上的一把利劍,矛盾開始漸漸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