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幕府風雲(1 / 1)







北山殿,金閣。這裏雖然是足利義滿的府邸,但規製卻隱隱超過了天皇禦所,金閣整棟建築的外牆上貼了三層金箔,故此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很是氣派。金閣內主座上坐著的一位身形瘦削、四十歲左右的倭人,正是後小鬆天皇,此時的後小鬆正麵帶驚疑的向外張望,驚懼早已溢於言表。他本不想來,但幕府的管領(丞相)斯波義將知道今日之事與大明有關,便強行將其拉了過來。很快,金閣外出現了一隊婢女,為首的足利義滿身穿朱紅袞龍袍,頭戴大明翼善冠,足蹬鑲玉皂靴,發髻一如明製,後小鬆下意識站起身來,手足無措的看向側旁的斯波義將。在看到禦座上的後小鬆時,足利義滿的臉色頓時難看下來。因為後小鬆的存在,朱元璋在世時,足利義滿多次上表,請求天朝冊封,都被斥為亂臣賊子,不與貢。好在大明還是好人多,太祖駕崩,朱允炆繼位,猶豫都沒猶豫便正式敕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可惜好人不長命……“請陛下上座。”足利義滿有些不耐煩的兩手一搭朝後小鬆敷衍的施了個漢禮,讓其入座,義滿之所以穿大明賞賜的衣冠、行漢禮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在否認後小鬆的合法性,在天朝那,就沒你後小鬆那檔子事,我才是國王。這些年來,他一直在為篡奪皇位做準備,先是將幕府將軍一職讓給兒子,自己做了太政(即太師),而後又準備把另一個兒子過繼給後小鬆,現在隻差臨門一腳了。聽到讓自己入座,後小鬆頓時鬆了口氣,諂媚的向足利義滿招手道:“太政也坐。”斯波義將見狀搖了搖頭,心中暗歎一口氣,他與足利義滿的關係類似於荀彧跟曹操,二人雖是同乘一船,但斯波義將心係後小鬆,心裏想的是大政奉還,最起碼也要保住帝係維持現狀。夾在兩人中間的後小鬆也很無奈,他手下連半個人都沒有,麵對親手終結了南北朝的梟雄足利義滿他實在是沒有半點脾氣,實在不成你把我廢了,大政還我兒子去呢?“不知太政今日有何要事?”斯波義將小心翼翼的試探道。足利義滿的好心情被後小鬆毀去大半,朝身後使了個眼色後,自己則是上前落座,就這麽直接坐在了後小鬆身旁,儼然一副二王臨朝的樣子。跟在他身後的老僧掐動念珠,輕頌佛號後道:“昨日天朝商人吳惟誠找到貧僧,謂有天朝要事相商,故太政請諸君來此。”斯波義將麵色一沉,之前查封漢商店鋪的命令,就是他攛掇足利義滿的兒子下的,今日恐怕不隻是議事,還有敲打的意思在裏麵。對此,後小鬆同樣心知肚明,連忙圓場道:“天朝之事,太政自己做主便是了……”話還沒說完,後小鬆察覺到斯波義將的眼神有些失落,聲音也跟著小了下去,對於斯波義將他是又愛又恨,正是因為有斯波義將這樣的人才能恫嚇足利義滿保全自己。眾人皆以漢話交談,就在這個時候殿外響起一聲倭語。“稟太政……陛下,唐商吳惟誠、劉路到了。”“請他們進來。”足利義滿道。很快,門人消失在眾人視線內。後小鬆有些為難道:“兩個商人罷了,無外乎就是為些生意上的事。”這句話被足利義滿抓住話頭,看向那老僧笑問道:“是嗎?祖阿,若是為了生意上的事情,我可要治你的罪了。”被喚作‘祖阿’的老僧旋即心領神會。“太政說笑了,怎會是生意上的事呢?他們的店鋪都已經被幕府查抄了。”說完,老僧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斯波義將,後小鬆聞言巴不得抽自己兩個嘴巴,自己好端端的沒事提這茬乾嘛。足利義滿故作疑惑的看向斯波義將。“義將,我為何不曾聽聞此事?”被足利義滿質問的斯波義將表情陰晴不定,荀彧有潁川集團,在斯波義將身後也有關東各地的大名,斯波家本身也是尾張大名。最後斯波義將把心一橫,咬牙道:“太政明鑒!我國久沐天恩,亦知禮義,忠臣不事二主,今燕王篡逆,他這等漢商不思歸國報效,卻仍滯留海外唯利是圖,太政留之何用?”“臣鬥膽,還請太政即刻誅殺此二人,儘抄其家產,充盈國庫。”“以臣之所聞,大明士人多憐建文君,不消五十載,必有人稱讚太政忠義之舉,為太政揚名!”斯波義將的話有兩層意思,其一貳臣就是原罪,其二你既受天朝冊封,亦應當知道人臣之禮,直接將穿著袞龍袍的足利義滿架了起來。空氣中頓時充盈起火藥味,後小鬆更是靜若寒蟬,連呼吸都不由得屏住,就在兩人行將徹底撕破臉時,金閣外倏然響起了一道聲音。“如果老夫沒聽錯的話,斯波管領也同情我大明天子?”在門人的接引下,三道身影出現在金閣之中,吳惟誠、劉路兩人依次拱手便算是行了見禮。閣內眾人,唯有那老僧臉色驟變,像是見了鬼一般,小心打量著兩人身後那戴著大帽的中年人,隻是眾人注意力全在吳惟誠身上,沒人察覺到老僧的異樣。斯波義將第一個回過神來,眼神愈發狠厲,指著吳惟誠怒道:“你們也配提大明天子?大明天子蒙難的時候,你在哪裏?你們唐人不是素來講究忠義嗎?不思報國,現在竟也有顏麵在此談及天子?”先是被抄了店,然後又被多次拒之門外,吳惟誠早就看斯波義將不順眼了。“是誰告訴管領,我等不思報國了?”“報國?如何報國?難道是留在京都,為大明的錦衣衛刺探我幕府的情報?”禦座旁,足利義滿看的津津有味,因為憑他識人的經驗,像吳惟誠這樣的儒商如果沒有十足把握,絕對不可能這麽說話。吳惟誠接下來的舉動,卻是大大超出了所有人預料。隻見老頭畢恭畢敬的朝側旁戴帽的中年人一稽首,低聲道:“臣吳惟誠,恭請陛下脫帽。”在中年人摘下帽子露出真容,臉龐雖稱不上俊朗,卻是頗具貴氣,還有那與足利義滿、吳惟誠、劉路三人一模一樣的發式。金閣內所有倭人頓時臉色驟變,不約而同的看向了侍立足利義滿身旁的老僧祖阿,祖阿還有另一重身份。——遣明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