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人鬼奇緣(1 / 2)

三國第一人 慘綠少年 1567 字 9個月前




吳良並未理會生氣的公孫搖金,他緩緩地站起身來,抓起桌上的茶杯,牛飲了一口。說了半天的故事,他倒是有些口渴了。

吳良見公孫搖金真得生了氣,這才手忙腳亂,甜言蜜語地哄起公孫搖金來,可公孫搖金嘟著小嘴,不肯理他,隻是自己一個人生悶氣。

吳良施展渾身懈數,終於逗得公孫搖金破涕為笑,回心轉意。

公孫搖金一本正經地道:“吳良哥哥,人家再給你一次機會,若是你再下流無恥,人家就再也不要理你啦!”

“這次包你滿意!”吳良擦了擦頭上的冷汗,給公孫搖金講了一個“食心殭屍”的故事。

“在一個夏天的夜晚,大雨如注,雷聲滾滾,似要將大地撕裂,將人的魂膽震碎。

山間小道中,一個身穿布衣的青年書生牽著一頭小毛驢,在山道間艱難前行。

書生渾身上下被澆得濕透,像隻落湯雞一樣,垂頭喪氣,深一腳,淺一腳地泥地中行走著。他的左手牽著一頭毛色灰暗的小毛驢,毛驢背上背著一個書箱。毛驢和它的主人一樣,耷拉著長耳朵,有氣無力地向前走著。

書生望著渾身濕透的毛驢,哄騙道:“乖驢兒!好驢兒!快些走!等找到了客棧,我喂你吃魚,吃肉、吃雞腿!”。

毛驢白了書生一眼,頗為不為不滿,心中暗道:“要是俺會說話,肯定罵死你個狗日的!你別以為讀書多,就可以騙俺!俺雖然是頭驢,但俺不傻!”。

“吳良哥哥,毛驢怎麼會說河南話?”公孫搖金好奇地問道。

“河南哩!這是一頭河南神驢!”吳良精通各地方言土語,無所不通,所以就出現了河南神驢。

吳良接著道:“書生拉著毛驢又走了一裡地,雷打電閃時,一座古廟出現在眼前。書生大喜過望,拉著小毛驢奔到廟前,正欲進廟避雨。

但毛驢的驢脾氣犯了,怎麼也不肯進廟。書生又推又搡,又拉又拽,連踢帶打,氣得破口大罵:“畜生,犟脾氣又犯了是不是?等本公子進得京去,麵見聖上,加官進爵,定要將你開膛破肚,做成驢肉火燒!”

那毛驢猛地一蹬,將主人踹飛三丈開外,頭也不回地跑了。那毛驢心中暗道:“瓜娃子!切廟子裡等去切死。廟子裡有怪物,勞資才不去送死哩!”。

“驢兒怎麼又改說四川話了?”公孫搖金又問。

“嘿嘿嘿嘿!這一頭精通各地方言的驢子,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吳良撓了撓頭,輕笑道。

“噢!”公孫搖金輕輕地點了點頭,顯然不置可否。

吳良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潤了潤嗓子,繼續講起他的故事來:

書生身子贏弱,被毛驢一腳踢出三丈之下,痛徹心痱,三臟六腑都差點被踹得移了位,躺在泥水裡緩了半晌,方才緩過勁來。

書生哼哼唧唧地從泥水裡爬起,見毛驢已經逃走,不由得捶胸頓足,追悔莫及,放聲大哭。

書生出生貧苦之家,父親是漢光武帝手下的一名校尉,在討伐赤眉、綠林軍時,不幸戰死沙場。

書生之母是個賢良淑德,識大體的女子,丈夫戰死之後,朝廷並未給予撫恤。

她區區一個弱女子,毅然擔起家庭的重任,獨自撫養幼子。

她自食糟糠,以少量菜蔬讓給書生食用,教孩子讀書寫字,勤儉持家,賢名遠播。

書生長到十七八歲之時,漢光武帝劉秀已基本平定了天下,中興了漢室。

劉秀是個賢明的君主,他很想重振漢朝的威名,他一麵出兵打敗了侵犯邊境的匈奴,一麵頒布“招賢令”,吸引了大批讀書人前往。

書生也被功名利祿所惑,收拾好了行囊,前往洛陽求官。他的所有盤纏、衣服、書籍都在毛驢背上,如今毛驢跑了,以後的路可再怎麼走下去?

書生站在泥水裡放聲大哭,狠不得一死了之。他不敢回家,他沒有臉回去,他拿什麼麵對對自己寄予厚望的母親呢!

“轟隆!”一聲,一個響雷在半空中炸響,嚇得書生急忙從泥水卻爬起,緊接著黃豆般大小的雨點,密密麻麻地落了下來,書生被淋成了落湯雞。

書生無可奈何,抱著頭,瘋了似的向破廟中奔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