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鳳凰蛋,五百年大蘿卜(1 / 2)

三國第一人 慘綠少年 1289 字 9個月前




愛利絲走了,她回去了自己的故鄉——古羅馬,向教皇呈獻《舞鬼籙》下捲去了。

愛利絲一走,公孫府上下,群龍無首,亂成一團。

公孫瓚得知愛妻愛利絲離去的消息,又氣又急,吐血不止,暈死了過去,眾仆人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好在管家挺身而出,一麵令人請大夫前來為公孫瓚治病,另一麵安排眾人收拾廢墟,重建家園。

而公孫搖金在愛利絲走後幾天,便從最初的悲痛中回過神來,她清楚地記得愛利絲臨行之前和她說過的話:“好好習武,待達到武峰境,你我自會相見。”

為了早日達到武峰境,去見母親。也為了能保護吳良,守護自己的愛情。

公孫搖金把自己倒鎖在密室之中,飲水飯食皆有仆人送密室中,她不願再見任何人,她要閉關鑽研武學。

半個月後,更糟糕的情況發生了,袁紹集中二十萬大軍,水陸並行,對幽州發動了突然襲擊和全麵進攻。

幽州各郡縣的守軍被打得暈頭轉向,丟城棄地,狼狽不堪,損失慘重。

由於袁軍佔有絕對優勢,加上幽州軍缺乏統一的指揮,如同一盤散沙,被優勢的袁軍逐個擊破。

袁紹還派出精銳的騎兵包抄幽州軍後路,縱深、迂回、包抄,袁紹利用速度遠超步兵的騎兵,成功對幽州軍進行了合圍,近十萬幽州軍官兵被困太行山深處的兩座小村莊,夏莊和野雞嶺,缺衣少食,處境十分困難。

袁紹又從青州調來十萬大軍,共計二十八萬人,對夏莊和野雞嶺發動猛攻,幽州軍損失頗重。

病塌之上的公孫瓚,聽到袁紹突襲幽州,前線戰況緊急,也不顧身負重傷,連夜趕往漳河邊的大勝關,指揮作戰。

大勝關距幽州不過四百多裡,是幽州最後一道屏障,也是打開幽州大門的鑰匙,一旦大勝關失守,袁軍騎兵在平坦的幽州平原上將橫衝直撞,所向無敵,那公孫瓚的未日也就為時不遠了。

大勝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大勝關建在兩座險峻的山峰之間,城牆高達數十丈,全部是用大青石壘成的,堅固無比。公孫瓚又在城外挖了好幾道深深的壕溝,引來漳河水,將壕溝變成了護城河,袁軍一旦攻城,不是落水而死,便是被弓箭射死,被石塊砸死。

為了固守大勝關,公孫瓚又令人將城牆加強十丈,在城內屯糧一百萬擔,足夠三年之需。

公孫瓚又從幽州調來三萬人,加上大勝關四萬守軍,共計七萬餘人,準備死守大勝關。

為確保萬無一失,公孫瓚又派使者前往兗州曹操處救援,獻上大批金銀珠寶,他希望曹操出兵偷襲袁紹老家冀州,使得袁紹首尾不能相顧,隻能退兵罷戰。

但使者去了半個月,如泥入海,無影無蹤,曹操連半點出兵的意思也沒有。

原來公孫瓚派去的使者,走到半路,被袁軍殺了,金銀珠寶也成了袁軍的戰利品。

但被困在夏莊、野雞嶺的幽州軍處境已萬分危急,經過半個月的激戰廝殺,幽州軍減員十分之八,十萬大軍隻剩一萬多人。

這一萬多人每天冒著袁軍雨點般的石塊,弓箭,忍飢挨餓,每天隻能喝一頓小米粥,在北方的寒冬中掙紮。

禍不單行,野雞嶺被袁軍攻佔,幽州軍將領嚴肅領著八千多殘兵敗將,退守夏莊,與夏莊的守軍合兵一處,準備做最後的瘋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