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該死的高句麗(2 / 2)







一片碩果累累的棉田,一個循循善誘的皇帝,一個洗耳恭聽的縣令,一頭打著呼嚕的巨熊,在劉仁軌眼中,就是一副絕美的畫卷。

土地肥沃,皇帝英明,臣子聰明,巨熊憨厚,這一幕本該是盛世才有的圖畫。

不知不覺,劉仁軌竟然淚流滿麵,哽咽的不能自已。

雲初看到劉仁軌被皇帝的行為感動的淚流滿麵,他知道眼前這種機會對一個想要往上爬的臣子來說,可謂百年難得一遇。

假如他不是皇帝口中的魑魅魍魎,還對皇帝用了鬼蜮伎倆的話,他一定會感動的涕淚橫流。

最糟糕的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皇帝今天居然會展現出難得一見的溫情,否則,他一定會在袖子上塗抹薑汁。

好在隻要屏住氣息,長時間的不呼吸,他的臉色就會變得發白,眼眶就會變得發紅,最後,眼睛也會因為充血變紅。

所以,他雖然沒有像劉仁軌那樣哭出來,卻也讓皇帝認為他的心靈遭受了極大的震撼,隻是因為出身武將,輕易不會落淚而已。

李治說的興起,站在棉田裡,指著眼前不算多的棉花笑道:等這些棉花豐收了,變成了將士們身上的寒衣,朕,就決定與高句麗爭鋒,一血曆朝曆代的恥辱。

並,迎接當年浪死遼東的中原百姓骸骨還鄉,並且,朕要在高句麗的京城,修建一座從未有過的巨大京觀。

史書留名,千古華章爍爍,光耀千秋。

劉卿,雲卿,這才是我們君臣要實現的目的,不是在這長安城裡乾一些蠅營狗苟的小事能比擬的。

劉仁軌,雲初立刻躬身道:唯陛下之命是從,雖死無憾。

李治欣慰的點點頭,又對兩人道:太宗當年曾經在太極宮教授朕一首歌,至今思來,曆曆在目,今日誦來與二位愛卿共勉。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綿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太宗皇帝當年吟誦這首反詩的時候,忍不住淚如雨下,痛不欲生。

因為他實在是不明白,就算是隋煬帝不仁,那些人為何懼怕高句麗人如虎,寧願與官軍拚一個你死我活,也不願意平滅高句麗。

太宗皇帝還告訴朕,即便再困難,也要毀掉高句麗的宗廟,屠儘高句麗之勳貴,遣散高句麗之民,唯有如此,我大唐才能傲視群倫之下,再無敵手。

為此,太宗皇帝即便是在暮年,依舊要親自統軍征討高句麗。

誰知,天不從人願,遼東苦寒,九月便大雪紛飛,太宗皇帝功半而返,臨終時依舊拉著朕的手,念念不忘的依舊是該死的高句麗!

劉仁軌躬身道:陛下若是起兵討伐高句麗,微臣願為陛下前驅。

李治欣慰的點點頭,又看向雲初。

雲初躬身道:我大唐將星璀璨,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微臣願意守在後方,為大軍提供糧草,物資,必不讓我朝大軍因缺糧少衣,而再次無功而返。

對於李治所說的這些,雲初並不認為這是李治的政治手段,而是今天看到棉花即將豐收,忍不住逸興思飛。

滅掉高句麗,李治就能完成一樁太宗皇帝都未曾完成的偉業。

滅掉高句麗,李治就能大權獨攬,讓整個大唐,隨著他的意誌前進。

在滅掉高句麗這一點上,雲初覺得自己的心與李治,劉仁軌一般無二。

目送李治的車駕回城,劉仁軌瞅瞅雲初道:身為戰將出聲,你真的不打算走一遭高句麗嗎

雲初笑著搖搖頭道:人人都想去高句麗,若是人人都去了高句麗,誰來供應你們這些人的衣食呢

劉仁軌高聲笑道:此生不入高句麗,枉為人臣!

雲初也很高興,這一次入高句麗,與隋煬帝,太宗皇帝入高句麗有很大的不同,有火藥可以開山劈石,有棉衣可以禦寒,可以說,已經補齊了大唐軍隊征伐高句麗的最後兩塊短板。

就假如李治真的恒心不改話,一定比他在史書上記錄的乾的還要精彩一百倍。

附:下一章會在9日下午4點發布六千字大章節,您先看,我繼續寫,本書首發起點,歡迎大家來起點app閱讀——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