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滅此朝食(2 / 2)







離開長安城之後,眾將就轟的一聲散開了,直奔自己的軍營所在地。

雲初自然也不敢怠慢,隻要是軍中的人,都知曉李績有開戰之前殺人祭旗的習慣。

隻是這一次他的女婿打死都不來,也不知道會挑選哪一個倒黴蛋祭旗。

如果不想當那個倒黴蛋,首先要做的就是彆被李績抓住把柄。

彆以為祭旗就是一句玩笑話,那是真的會被砍掉腦袋掛在轅門上以儆效尤的。

雲初匆匆的進了自家軍營,行軍長史溫柔已經整合了軍伍,就等雲初跟鐘馗到來呢。

快走,集合地點在城東,三鼓不到者斬!陛下登壇拜將之後,大軍即刻出行三十裡。

溫柔話音剛落,一百名斥候軍已經縱馬離開營門,直奔城東。

斥候剛走,已經裝車的輜重就在府兵們的吆喝聲中,緩緩啟程,而後是步卒,再後麵便是雲初的騎兵隊伍。

行軍的事情不用雲初操心,這都是溫柔這個長史的事情,其實也不用溫柔操心,雲初麾下還有兩個致果校尉,十個禦侮校尉,三十個仁勇校尉,這些人才是平日裡負責管理府兵的武將。

這就是大唐軍法,平日裡像雲初這種定遠將軍屁都不是,甚至沒有指揮任何一個府兵的權力。

彆說雲初這種定遠將軍,就連李績這個從二品的鎮軍大將軍都沒有這個資格。

到了戰時,兵部自然會給雲初這個定遠將軍配屬府兵,這叫做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雖然不太好,但是,可以很有效地防範武人作亂。

看到軍隊有條不紊的離開軍營,雲初覺得這個法子真的挺好的,隻是後來有蠢貨皇帝,給了節度使太多的權力,這才有了覆國的災難。

雲初的軍隊駐紮在城南,距離城東不遠,在聽到第一遍鼓聲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高高地拜將台。

此時的拜將台上隻有四角分彆站立著四個衣著繁複的禮官,正中間還有一方巨鼎正在冒著濃煙。

拜將台四周已經有不少的軍隊已經趕到,而雲初先前派出的斥候,已經利用站位,將雲初軍的集合位置標注了出來。

不知為何,當雲初看到那座冒著濃煙的大鼎的時候,就忍不住有些激動。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大軍過萬,無邊無沿,而此次從長安離開的軍隊,足足有五萬之眾,如今全部站立在這拜將台周圍,浩浩蕩蕩,幾乎可以遮天蔽日。

也直到此刻,雲初才對大唐的實力有了一個清楚地認知。

隨著三遍鼓聲結束,五萬多人的場麵立刻就安靜了下來,除過偶爾有戰馬嘶鳴,再無人聲。

一隊百人規模身著彩衣的樂隊,吹吹打打的從北邊的缺口處走了出來,在這些鼓樂手身後,便是身著整套官服的百官,在百官的後邊,便是皇帝的長達兩百多米的依仗隊伍。

身著大禮服的李治從鑾駕上走下來,李績上前迎接,大禮跪拜,而後揮舞套在鎧甲外邊的大袍子向前一步,再向後一步,再向前一步,如同跳舞一般跪拜了李治三次。

等第三遍跪拜結束之後,李治攙扶起李績,兩人攜手一步步地登上了拜將台。

隨即,巨鼎之中就升騰起了足足有兩丈高的火焰,接著,一大隊禮官,就捧著各種祭品,一一的投入到了巨鼎之中。

距離太遠,雲初也聽不清楚那個長胡子禮官在念些什麼,估計是祭天的文書,因為他念完之後,就把手裡的那一份詔書丟進了巨鼎。

也對,皇帝是天子,打仗之前,先要告知老天才好。

東風起——

南風起——

西風起——

北風起——

分彆站在東南西北四個角落裡的禮官估計是用上了平生之力,以至於他們的吼聲,處在隊伍較遠位置的雲初都聽得清清楚楚。

手捧香燭的李治,親自將香燭投進熊熊燃燒的巨鼎,而後,麵朝正東位置,如同剛才的李績一般,舞蹈而後拜天。

接著又是手捧香燭的李績重複了一遍李治剛才的動作,看樣子他也在拜天。

而後兩人麵對而立,這一次李治竟然在向李績行插手禮,李績坦然受之。

李治每彎腰一次,李績就大吼——定不負所托。

三次之後,李績跪拜於地,高舉雙手,李治從禮官端著的盤子裡取出一方印綬,先是高舉,然後向四方展示,最後放在了李績手中。

然後,李治就離開了拜將台,與台子下的百官一起觀禮。

禮官們也紛紛離開,當台子上隻剩下李績一個人的時候,他高舉印綬,讓四方將士們看清楚,最後站在正北的位置上,對全軍吼道:陛下有令,征伐高句麗,滅此朝食!

台子下的五萬人一起抱拳施禮大聲吼叫道:喏!滅此朝食!





//